[实用新型]十伺服联动组装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99714.2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9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宽;李泽荣;秦怀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思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44 | 分类号: | B65B43/44;B65B9/02;B65B61/06;B65B4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本实用新型 轴电机 伺服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 伺服联动 自动落料 封合部 送膜部 封合 落料 上夹 下夹 皮带 组装 刀轴电机 落料电机 包装膜 落料仓 牵引轮 牵引轴 输送机 输送轴 纵封轮 纵封轴 拨叉 刀距 封刀 膜轴 双刀 丝杠 药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十伺服联动组装控制系统,属于伺服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其解决了药板包装的质量和速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封合部、夹运部、送膜部和落料部,其中,封合部包括横封刀、丝杠、刀距轴电机和刀轴电机,夹运部包括上夹运轴电机、上夹运皮带、下夹运轴电机和下夹运皮带,送膜部包括膜轴电机、包装膜、牵引轮、牵引轴电机、纵封轮和纵封轴电机,落料部包括自动落料电机、自动落料仓、手动落料电机、手动落料仓、输送轴电机、输送机和拨叉。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刀封合的结构,实现了一出二的封合切断,提高了系统的包装质量和速度,可广泛运用于伺服控制系统场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十伺服联动组装控制系统,属于伺服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专利ZL2017207741827双线合一药板落料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多套输送落料装置的落料的位置跟随拨叉位置进行落料,采用冗余的补料装置进行精准补料,保证药板出料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虽然该现有技术也提供了一种药板的控制系统,但是其PLC的联动控制效率依然比较底下,并且对于包装膜的质量和速度控制方面,存在较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十伺服联动组装控制系统,实现了十伺服电机的联动控制,保证了药板包装的质量和速度。
十伺服联动组装控制系统,包括封合部、夹运部、送膜部和落料部,其中,封合部包括横封刀、丝杠、刀距轴电机和刀轴电机,上下两个横封刀为一组,两组横封刀通过丝杠相互间隔,刀距轴电机与丝杠相连,通过控制丝杠的转动,控制两组横封刀的距离,横封刀均通过刀轴电机进行转速控制;夹运部包括上夹运轴电机、上夹运皮带、下夹运轴电机和下夹运皮带,上夹运皮带在上夹运轴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并位于输送线上方,下夹运皮带在下夹运轴电机的带动下转动并位于输送线下方;送膜部包括膜轴电机、包装膜、牵引轮、牵引轴电机、纵封轮和纵封轴电机,膜轴电机位于输送线上方,带有包装膜的膜轴在膜轴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向下输送包装膜;包装膜的下方连接有牵引轮,牵引轮通过位于输送线上的牵引轴电机驱动,包装膜继续向前运动,在纵封轮处,包装膜和药板的汇合,包装膜在纵封轮的牵引下对于药板实现纵封;落料部包括自动落料电机、自动落料仓、手动落料电机、手动落料仓、输送轴电机、输送机和拨叉,自动落料仓、手动落料仓均位于输送机的上方,药板经过自动落料仓、手动落料仓落到输送机的输送线上,输送线上设置有拨叉。
优选地,当包装不同药板袋长发生变化时,自动调整刀距等于当前袋长;刀轴电机控制双横封刀旋转,每旋转一周,产出两包,包装速度至少保证单板400包/m,双板350包/m。
优选地,当有药板经过的时候,上夹运皮带和下夹运皮带作相向运动,相互靠近,上夹运皮带的皮带表面与药板上的包装膜相互接触挤压。
优选地,控制系统还包括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采用OMRON新款NJ501系列的PLC,通过E-CAT总线与伺服电机的连接,通过EtherNet网络与远程数据监控与管理端相连。
优选地,自动落料仓与自动落料电机相连,自动落料电机控制自动落料仓内药板的下落;同理,手动落料仓与手动落料电机相连,手动落料电机控制手动落料仓内药板的下落。
优选地,控制系统切换自动落料模式或者是手动落料模式。
优选地,十伺服分别是指刀距轴电机、刀轴电机、上夹运轴电机、下夹运轴电机、膜轴电机、牵引轴电机、纵封轴电机、自动落料电机、手动落料电机和输送轴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刀封合的结构,实现了一出二的封合切断,以往复模式加电子凸轮的方法,保证了在高速运行时,横封对膜的有效封合;通过总线型控制,简化了系统配线,简化了机械结构,同时保证了系统旋转落料的定位稳定以及落料位置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可广泛运用于伺服控制系统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思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思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997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