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支架球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01523.5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许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玮博泰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E05F15/61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球头 球座 撑杆系统 电动尾门 球头颈部 球头连接 球头本体 球头总成 本实用新型 限位作用 依次连接 嵌入的 总成本 撑杆 加粗 减小 卡圈 球窝 圈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支架球头总成,包括支架球头和具有让支架球头嵌入的球窝的球座,还包括设置于套设于所述球座上且用于对所述支架球头起限位作用的卡圈,支架球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头本体、球头颈部和球头连接部,球头颈部的直径小于球头本体和球头连接部的直径,卡圈套设于球头颈部上。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尾门撑杆系统连接的支架球头总成,通过设置卡圈,球头连接部加粗,减小撑杆运行中球座自由转动角度,防止球座脱落,从而可以提高球座与支架球头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尾门撑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支架球头总成。
背景技术
电动尾门得到了广大客户的青睐,特别是豪华车、商务车等;撑杆系统的力输出,首先靠系统中的电机,通过蜗杆传输,然后到弹簧的纵向压力;其中蜗杆旋转力传输到弹簧纵向力时,实现撑杆往复运动。电机输出旋转力后,会有旋转力带动撑杆自由转动一定的角度,撑杆运动过程中两端球座与通过固定车门、车身支架总成的支架球头进行连接,两端若有一端不固定,撑杆将不能伸缩运动。现有的支架球头与球座之间存在摩擦较大的问题,而且支架球头与球座之间连接不可靠,支架球头容易从球座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支架球头总成,目的是提高支架球头与球座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支架球头总成,包括支架球头和具有让支架球头嵌入的球窝的球座,还包括设置于套设于所述球座上且用于对所述支架球头起限位作用的卡圈,支架球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球头本体、球头颈部和球头连接部,球头颈部的直径小于球头本体和球头连接部的直径,卡圈套设于球头颈部上。
所述球头本体和所述球头颈部位于所述球窝中,所述球头连接部伸出至所述球座的外部。
所述卡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以及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连接的限位部,限位部位于所述球座的外部,球座的侧壁上设有让第一卡接部穿过以与所述球头颈部接触的第一避让孔和让第二卡接部穿过以与所述球头颈部接触的第二避让孔,球头颈部位于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之间。
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具有让所述球头颈部嵌入的卡槽。
所述限位部为C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接部与限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与限位部的另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支架球头总成,通过设置卡圈,防止支架球头脱落,从而可以提高支架球头与球座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支架球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球座的剖视图;
图3是支架球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球座;101、第一避让孔;102、第二避让孔;103、球窝; 2、支架球头;201、球头本体;202、球头颈部;203、球头连接部;3、卡圈; 301、第一卡接部;302、第二卡接部;303、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玮博泰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玮博泰克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01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推拉式球碗连接机构
- 下一篇:医用多功能支撑臂旋转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