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12194.4 | 申请日: | 2018-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5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奕;陈文杰;张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建科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模板 免拆 硅酸钙 混凝土层 现浇混凝土楼板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结构 保温层 钢筋网 硅酸钙保温材料 机械压制 牢固连接 低成本 成形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目前缺少低成本应用在免拆保温模板中的硅酸钙保温材料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包括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钢筋网和混凝土层,所述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为经机械压制成形的中密度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设置在混凝土层的下部,所述钢筋网置于混凝土层中,所述中密度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和混凝土层采用连接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结构将混凝土层和中密度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快速地牢固连接,提高了保温层的耐久性,降低了保温层脱落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免拆模楼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住宅建筑楼板的保温隔热性能已成为围护结构节能控制指标之一。免拆保温模板是经工厂化预制的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起模板作用的复合保温板,采用免拆保温模板现浇自保温楼面对提高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免拆保温模板结构多为以保温材料作为保温层,由于保温材料强度较低,不能满足建筑模板的强度要求,为了满足模板的强度要求,通过在保温层的两侧设置表面加强层来增加模板的强度。
现有的免拆保温模板虽然能满足建筑免拆保温模板的要求,但结构复杂、应用成本高,不利于免拆保温模板的应用推广。例如,在“一种永久性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模板”(专利号ZL201020137822.1)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聚苯板外侧设置纵横加强筋,在聚苯板内外两侧分别抹水泥基浆料,并粘结增加材料,其中,加强筋需在聚苯板外侧剔出多道纵横槽,然后将水泥基浆填充到纵横槽内,形成加强筋,施工工艺和结构过于复杂。
硅酸钙保温材料是以无机硅质与钙质为材料,经高温高压水热反应等特殊技术处理而成的微孔结构无机硬质超轻保温材料。现有的硅酸钙保温材料主要有高密度和普通密度两种类型;其中,高密度的硅酸钙保温材料密度为170kg/m3~190kg/m3,导热系数为0.049,强度较高、保温性能好,但价格较高,目前多用于管道的保温;普通密度的硅酸钙保温材料密度为110kg/m3~130kg/m3,导热系数为0.12W/(m·K)~0.16W/(m·K),强度较低,保温性能一般,价格较低,目前多用于建筑装饰材料。现有技术很少将硅酸钙保温材料应用在免拆保温模板中,这是由于高密度硅酸钙保温材料虽然可以符合免拆保温模板的物理性能指标要求,但保温性能不能达到现行标准,而普通密度的硅酸钙保温材不能满足免拆保温模板的性能指标要求,目前缺少低成本应用在免拆保温模板中的硅酸钙保温材料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其通过相应的连接结构将混凝土层和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快速地牢固连接,以提高保温层的耐久性,降低保温层脱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包括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钢筋网和混凝土层,
所述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为经机械压制成形的中密度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设置在混凝土层的下部,所述钢筋网置于混凝土层中,所述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和混凝土层采用连接结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经机械压制成形的中密度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该中密度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具有较高抗压、抗折强度同时兼具较好防水保温性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所述中密度硅酸钙免拆保温模板的厚度为15~30mm,密度为140~165kg/m3,抗压强度大于2.0MPa,静曲强度大于7.0MPa,体积吸水率小于2.0%,导热系数为0.07W/(m·K)~0.10W/(m·K)。
所述的连接结构为凹凸配合结构、预埋件或锚固件,即可采用以下结构中的任一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建科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建科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12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