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临界视窗实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1802.8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3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石顺;周蓝宇;王尧新;秦雪猛;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李国红;刘冬梅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加压 实验系统 超临界 工作段 冷凝器 视窗 本实用新型 超临界状态 涡流流量计 机械设备制造 长期运行 环状连接 颗粒沉积 颗粒模拟 颗粒运动 运动观测 作用转变 冷凝 水排放 热工 沉积 水力 计量 流出 回收 研究 应用 | ||
1.一种超临界视窗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顺序环状连接的冷凝器(1)、涡流流量计(2)、加热加压段(3)和工作段(4);
涡流流量计(2)计量从冷凝器(1)中流出的水,该水流入加热加压段(3)后,经加热加压段(3)的加热加压作用转变为超临界状态,流入工作段(4)中进行颗粒模拟物质的运动观测,最终工作段(4)中的水排放至冷凝器(1)冷凝后回收;
其中,所述工作段(4)包括圆环形的通道(7)、入口管道(5)和出口管道(6),
入口管道(5)的轴线与环形通道(7)的对称轴平行,并设置于对称轴的任一侧;所述出口管道(6)的轴线与通道(7)的对称轴重合,并与入口管道(5)的轴线平行;
在入口管道(5)和出口管道(6)与通道(7)的连接处设置有筛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道(7)的入口和出口到通道中心的连线成100°~140°;
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4μm~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7)由耐温耐压的透明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道(7)的环状内径为10~50mm;环状外径为60~120mm;
通道(7)的水流截面为圆形,所述截面的直径为10~6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道(7)的环状内径为10~40mm;环状外径为60~90mm;
水流截面的直径为10~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通道(7)内的颗粒模拟物质为空心微珠;
所述空心微珠的粒径范围为10~250μm;壁厚为1~2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微珠在通道(7)内的入口质量流量为1×10-9-1×10-11kg/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加压段(3)与入口管道(5)连接;
加热加压段(3)中包括水压泵(9)、稳压计(10)和加热装置(11),其中,水压泵(9)与稳压计(10)连接并向其泵水,稳压计(10)将水压稳定在22.1-25MPa,水流入加热装置(11);加热装置(11)加热流入其内的水,使水达到超临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1)为设置于管道外周的环形加热板,通过电控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凝器(1)的出口管道与冷却水箱(17)上端的入口管道连接;
在冷却水箱(17)下端的出口管道与冷却水泵(18)的入口管道连接;
冷却水泵(18)的出口管道与冷凝器(1)的入口管道连接;
在冷凝器(1)和冷却水泵(18)之间还设置有涡流流量计(2),用以记录和调节冷却水的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18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接触角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前散射测尘仪样气池用光电检测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