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内摆线运动的草莓配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4682.5 | 申请日: | 201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7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川;冯睿;黄路;陈泽帅;马进;蔡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25/06 | 分类号: | B65G2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右夹板 固定大齿轮 配送盒 齿轮 摆动机构 齿轮心轴 左夹板 草莓 本实用新型 内摆线运动 配合设置 配送机构 同步带轮 支撑型材 位置处 啮合 齿轮带动 固定设置 运动轨迹 运动过程 摆线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内摆线运动的草莓配送机构,包括支撑型材、固定设置在支撑型材上的固定大齿轮、配合设置在固定大齿轮上的摆动机构及设置在摆动机构上的配送盒,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第一齿轮及同步带轮,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分别配合设置在固定大齿轮的两侧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第一齿轮心轴,并通过第一齿轮心轴设置在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齿轮与固定大齿轮啮合设置,所述配送盒设置在第一齿轮心轴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由同步带轮带动左、右夹板,并由左、右夹板带动第一齿轮,由第一齿轮带动配送盒运动,且配送盒运动轨迹为三点摆线,运动过程为柔性,降低对草莓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摆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内摆线运动的草莓配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化自动化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机械辅助人是其中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一位,草莓作为一种生长较为低矮的水果植株,人工采摘时需要弯腰或者蹲于两个土垄之间进行采摘,并且草莓不同于其他一季或者两季水果,大棚种植的草莓需要每天进行采摘,在初春时期大棚内需要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对于人来说较为恶劣,同时草莓的收获期较长。综合上述因素,我国的草莓采摘具有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的特点。
当前国内的土垄式草莓采摘机械不多,且辅助型不强,人的参与仍占主体地位。不仅如此,对于采摘下的草莓没有较好的配送方式,会损伤草莓,影响后期销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合理、工作稳定的基于内摆线运动的草莓配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内摆线运动的草莓配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型材、固定设置在支撑型材上的固定大齿轮、配合设置在固定大齿轮上的摆动机构及设置在摆动机构上的配送盒,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左夹板、右夹板、第一齿轮及同步带轮,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分别配合设置在固定大齿轮的两侧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一齿轮上设有第一齿轮心轴,并通过第一齿轮心轴设置在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齿轮与固定大齿轮啮合设置,所述配送盒设置在第一齿轮心轴上,所述同步带轮与左夹板或右夹板固定连接,并在同步带轮的带动下使得左夹板与右夹板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在固定大齿轮上运动,使得第一齿轮带动配送盒作翻转运动。
所述的基于内摆线运动的草莓配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大齿轮中间贯穿有一根光轴,光轴与固定大齿轮固定连接,光轴两端设有用于其支撑的第一立式光轴支架及第二立式光轴支架固定支撑,所述左夹板及右夹板与光轴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左夹板及右夹板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轴,并通过第一连接轴及第二连接轴支撑连接。
所述的一种土垄式草莓辅助采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二齿轮心轴,并通过第二齿轮心轴设置在左夹板与右夹板之间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心轴上设有摆杆,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运动,使得摆杆与配送盒反向运动,从而对配送盒进行碰撞敲击。
所述的基于内摆线运动的草莓配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型材包括铝型材A、铝型材B、斜切铝型材、铝型材C及铝型材D,所述铝型材C与铝型材D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立式光轴支架及第二立式光轴支架分别设置在铝型材C及铝型材D对应位置处。
所述的基于内摆线运动的草莓配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及右夹板外侧分别配合设置左配重块及右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机构的固定大齿轮通过光轴固定在第一立式光轴支架第二立式光轴支架上,并通过同步带轮带动左、右夹板之间的上第一齿轮沿固定大齿轮啮合运动,从而带动配送盒作翻转运动,从而对配送盒内的草莓进行倒出,采用齿轮组配合运动,且通过第一齿轮在固定大齿轮上运动,减缓了运动的速度,同时提高了运动的稳定性,防止草莓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46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