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冷却箱体、自动冷却动力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3575.9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8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延;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69;H01M10/6554;H01M10/6556;H01M2/1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园园 |
地址: | 271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冷却 相变介质 动力电池包 底壁 顶壁 立壁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空心腔 传热管 本实用新型 导流机构 电池领域 降温方式 倾斜设置 不均匀 低沸点 可控的 空心壁 腔体 新能源 时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冷却箱体、自动冷却动力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属于新能源电池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动力电池降温方式效率低、时机不宜控制以及降温不均匀;其结构包括顶壁、底壁和立壁以及由顶壁、底壁和立壁围成的腔体,顶壁、底壁和立壁均为空心壁,顶壁的空心腔内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底壁的空心腔内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并布设有导流机构;立壁的空心腔内布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封闭式传热管,每个传热管内均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所述液相的相变介质为低沸点的相变介质。一种自动冷却动力电池包,包括动力电池以及自动冷却箱体。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自动冷却动力电池包。箱体可自动为动力电池均匀温度、并及时可控的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冷却箱体、自动冷却动力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生热,过热会导致动力电池加速退化,甚至引起爆炸,而温度过低会导致动力电池的效率过低,因此,必须保证动力电池处于一定的温度环境下。
现有的动力电池的降温方式包括自热风冷方式、强制电冷方式以及水冷方式,自然风冷方式存在效率低、启动时机无法精确控制的问题,且存在无法实现动力电池的温度均匀化的问题;强制电冷方式存在无法保证整个动力电池整体被冷却,且存在无法实现动力电池的温度均匀化的问题;水冷方式存在无法保证整个动力电池整体被冷却的问题,且存在无法实现动力电池的温度均匀化的问题。
如何高效、及时的为动力电池进行降温,并实现动力电池温度的均匀化,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冷却箱体、自动冷却动力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来解决现有动力电池降温方式效率低、时机不宜控制以及降温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自动冷却箱体,包括顶壁、底壁和立壁以及由顶壁、底壁和立壁围成的腔体,顶壁、底壁和立壁均为空心壁,顶壁、底壁和立壁中与腔体靠近的侧壁为其内侧壁,顶壁、底壁和立壁中与其内侧壁相对的侧壁为其外侧壁;顶壁的空心腔内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底壁的空心腔内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并布设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能够基于虹吸原理将液相的相变介质由底壁的下端部引流至底壁的内侧壁;立壁的空心腔内布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封闭式传热管,每个传热管的顶端部均与立壁的外侧壁接触、每个传热管的底端部均与立壁的内侧壁接触,每个传热管内均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所述液相的相变介质均为低沸点的相变介质。
腔体内容纳动力电池,箱体内动力电池工作产生热量,当箱体内温度达到液相的相变介质的沸点时,液相的相变介质吸收箱体内热量并汽化,则可实现对位于箱体内的电池的散热降温。其中,顶壁中液相的相变介质与顶壁的内侧壁接触,可直接吸收箱体内热量而汽化,将箱体内热量向上散发;基于虹吸原理,底壁中液相的相变介质经过导流机构被吸附至底壁的内侧壁,当箱体内温度升高后,箱体内热量通过底壁的内侧壁传导至液相的相变介质,液相的相变介质汽化,将箱体的热量向下散发;立壁中液相的相变介质位于倾斜设置的传热管内,液相的相变介质位于传热管的下端部并靠近立壁的内侧壁,则箱体内热量通过立壁的内侧壁传导至液相的相变介质,液相的相变介质吸热汽化,将箱体内的热量散发至传热管的上端,进而传至箱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腔体内装配有多个竖向设置的隔板,隔板为空心隔板,隔板的空心腔内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上述多个隔板将腔体分隔为多个子腔体,每个子腔体均能够容纳新能源电池。
进一步的,隔板为空心板,隔板的空心腔内布设有多个封闭的导热管,每个导热管内均设置有液相的相变介质,每个导热管均竖向设置,且每个导热管的一侧管壁和与其靠近的隔板的外侧壁接触、每个导热管的另一相对侧管壁和与其靠近的隔板的内侧壁接触。
箱体内热量通过隔板的侧壁传导至位于导热管内的液相的相变介质,液相的相变介质吸热汽化,将箱体内热量向上散热至箱体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合源热传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35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