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6795.7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9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华;陈龙科;王小凤;李泽斌;黄洪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8;H01M2/10;H01M2/20;H01M2/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体 单体电池 冷却板 电池模组 导电 本实用新型 壳体装配体 隔热硅胶 盖板 液冷 电池技术领域 最大程度地 插入壳体 出口末端 冷却液 热失控 外包络 流出 爆炸 外部 进口 | ||
1.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体电池装配体(100)、壳体装配体(200)、导电装配体(300)、冷却板(400);所述单体电池装配体(100)插入壳体装配体(200)中,所述单体电池装配体(100)与所述导电装配体(300)连接,所述导电装配体(300)放在所述冷却板(400)上,冷却液通过泵打入所述冷却板(400)的进口末端(410),从冷却板的出口末端(420)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装配体(100)包括单体电池(110)、导体(120)、导热硅胶(130),所述导体(120)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单体电池(110)的负极或底部,所述导体(120)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单体电池(110)的正极上部,并用所述导热硅胶(130)缠绕所述单体电池(110)和所述导体(120)的外部,形成所述单体电池装配体(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装配体(300)包括正极导电板(310)、焊丝(320)、负极导电板(350)、硅胶板(340),所述正极导电板(310)通过所述焊丝(320)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单体电池(110)的正极,在所述正极导电板(310)上安装所述硅胶板(340),所述负极导电板(350)连接多个所述导体(120),形成所述导电装配体(3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装配体(200)包括支撑筒(210)、边框(220)、垫板(230),通过所述支撑筒(210)按一规定的排布与所述边框(220)和所述垫板(230)用钎焊焊接形成所述壳体装配体(200),所述单体电池装配体(100)插入所述支撑筒(2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500)、外包隔热硅胶(600)、“0”型圈(700),所述盖板(500)在所述单体电池装配体(100)、壳体装配体(200)、所述导电装配体(300)、所述冷却板(400)的外部,电池模组的外包络用外包隔热硅胶(600)包裹,所述“0”型圈(700)密封在所述盖板(500)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400)内部是微通道扁管,能够控制冷却液的流量来维持各个所述单体电池装配体(100)的温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隔热硅胶(600)选用绝缘硅橡胶模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板(340)上有与所述正极导电板(310)一一对应的狭缝。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30)为中空的结构,所述垫板(230)两边分别为所述边框(220)和所述支撑筒(21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部液冷电池模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210)为铝制薄壁柱状筒,底部为封闭的,顶部为开口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67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动力电池模组
- 下一篇:电池组件、电池散热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