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缸体自动开盲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6629.5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8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姜作诚;李承翰;王鑫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4 | 分类号: | B21D2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盲孔 输送辊道 发动机缸体 动力头 缸体 本实用新型 龙门机械手 加工技术领域 人工作业 姿态变换 开孔 两套 披锋 打磨 自动化 残留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缸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开盲孔系统。包括输送辊道、龙门机械手及自动开盲孔动力头,其中输送辊道用于缸体的输送;所述龙门机械手设置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上方,用于缸体的姿态变换;所述自动开盲孔动力头为两套、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两侧,所述自动开盲孔动力头用于完成缸体的开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开盲孔后,残留披锋的均匀,有利于后续的自动打磨,并有效提高整线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缸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开盲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缸体的自动打磨基于毛刺披锋的状态和位置必须方便打磨刀具的进入,因为打磨刀具属于一种磨削刀具,加工过程中切削量不是很大,为了提供打磨刀具的寿命,需毛刺披锋的高度越低越好;现有工艺是将缸体铸件通过抛丸机,一些较大的披锋和盲孔可能部分被打通,但还是有大部分孔仍处于盲孔状态,那么自动打磨前需要人工进行预处理,将盲孔进行开通,人工预处理盲孔采用敲击的方式,其缺点是敲击位置不准确,导致盲孔内披锋断裂形状比较随机,且残留高度比较大,仍保证不了可以完全实现自动打磨,而且由于必须要人工的干预,导致实现整线的自动化的难度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开盲孔系统,以解决人工预处理盲孔采用敲击的方式,因敲击位置不准确,导致盲孔内披锋断裂形状比较随机,且残留高度比较大,不能实现自动打磨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缸体自动开盲孔系统,包括输送辊道、龙门机械手及自动开盲孔动力头,其中输送辊道用于缸体的输送;所述龙门机械手设置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上方,用于缸体的姿态变换;所述自动开盲孔动力头为两套、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两侧,所述自动开盲孔动力头用于完成缸体的开孔。
所述输送辊道包括辊道支架、动力辊筒、挡料机构及辅助支撑装置,其中辊道支架上设有多个动力辊筒,所述挡料机构设置于所述辊道支架上,用于阻挡所述缸体向前移动,所述挡料机构的两侧设有辅助支撑装置,两个所述辅助支撑装置用于对所述缸体的定位。
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驱动气缸及与所述驱动气缸的缸杆可拆卸连接的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用于与所述缸体两端的轴瓦定位连接。
所述挡料机构通过伸缩实现对所述缸体的阻挡或放行。
所述龙门机械手包括龙门架、升降机械手、夹爪旋转装置及液压动力夹爪,其中龙门架横跨于所述输送辊道的两侧,所述升降机械手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上,所述夹爪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械手的下端、且可转动,所述液压动力夹爪与所述夹爪旋转装置连接。
所述液压动力夹爪通过浮动接头与所述夹爪旋转装置连接。
所述自动开盲孔动力头包括伺服驱动机构、冲击气缸及冲击撞头,其中冲击气缸设置于伺服驱动机构上,所述伺服驱动机构具有沿X、Z方向运动的自由度,所述冲击撞头设置于所述冲击气缸的输出端,用于对所述缸体进行冲击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开盲孔后,残留披锋的均匀,有利于后续的自动打磨,并有效提高整线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龙门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开盲孔动力头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6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筒状拉深切边模
- 下一篇:一种自动冲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