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洒水车及其新能源底盘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9729.1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6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应显丽;冉晨;艾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渝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辅助动力系统 洒水车 底盘冷却系统 主动力系统 混合动力 散热 新能源 热交换系统 水泵电机 驱动电机控制器 发电机控制器 混合动力汽车 本实用新型 驱动电机组 安全隐患 动力系统 燃料加热 使用寿命 控制器 有效地 发电机 发动机 零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洒水车及其新能源底盘冷却系统,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主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主动力系统包括设置在车架上的发动机和燃料加热罐,辅助动力系统包括均设置在车架上的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组、驱动电机控制器、水泵电机和水泵电机控制器;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给主动力系统散热的第一热交换系统以及用于给辅助动力系统散热的第二热交换系统。这种混合动力洒水车新能源底盘冷却系统,能及时有效地对主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进行散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和延长这些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动力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洒水车及其新能源底盘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即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柴油机或汽油机)和电动机作为动力源,也有的发动机经过改造使用其他替代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CNG)、液化天然气(LNG)、丙烷和乙醇燃料等。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严格,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其节能、低排放等特点成为汽车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点,并已经开始商业化。
通常,混合动力汽车包括主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其中,主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和燃料存储装置,辅助动力系统包括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器、DC/DC、DC/AC、高压配电盒和锂电池,这些零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若不能及时地将这部分热能进行有效地散热,不仅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会降低这些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授权公告号为CN2017213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在混合动力汽车上的散热器总成,包括散热器水室、发动机水管和一个冷却风扇,冷却风扇设置在散热器水室前侧,发动机水管与发动机连接,在散热器水室内设置与该散热器水室一体的隔板,隔板将散热水室隔为独立的发动机水室和电机水室,发动机水管与发动机水室连通,在散热水室上侧设置与发动机水室连通的上注水管,在散热水室后侧设置与电机水室连通的下注水管和两条电机水管,两条电机水管分别与电机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
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这种散热器总成只能给发动机和电机散热,当其使用在采用混合动力的洒水车上时,存在一定的不足,洒水车还有诸如用于洒水的水泵电机、水泵电机控制器等很多其余电气元件也将产生大量热量,若不能及时散热冷却,这些电气元件很容易因为高温引发自燃现象,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故对于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洒水车,如何对主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进行有效地散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洒水车新能源底盘冷却系统,能及时有效地对主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进行散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和延长这些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合动力洒水车新能源底盘冷却系统,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主动力系统和辅助动力系统,所述主动力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发动机和燃料加热罐,所述辅助动力系统包括均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发电机、发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组、驱动电机控制器、水泵电机和水泵电机控制器;
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给所述主动力系统散热的第一热交换系统以及用于给所述辅助动力系统散热的第二热交换系统;
所述第一热交换系统包括第一散热器,所述发动机包括入液口、泵液口、回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液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入液口通过液管连通,所述发动机的泵液口与燃料加热罐的输入端通过液管连通,所述燃料加热罐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动机的回液口通过液管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冷却液的输入端通过液管连通,整体形成第一热交换系统的冷却液的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9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