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位铰链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0908.7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6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坚;马骝;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E05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100031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铰链本体 弹性驱动机构 限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 可转动连接 汽车背门 驱动铰链 限位铰链 转动位移 背门总成 底座转动 驱动机构 形变恢复 有效控制 自动开启 闭锁 解锁 汽车 转动 相抵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位铰链及汽车,包括:底座、铰链本体、驱动机构和限位机构。铰链本体与底座可转动连接。弹性驱动机构的一端与底座相连,另一端与铰链本体相抵接,用以驱动铰链本体相对于底座转动。限位机构位于底座的一侧且一端与底座可转动连接,限位机构用以限制铰链本体相对于底座的转动位移。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弹性驱动机构在汽车背门总成解锁或闭锁时驱动铰链本体转动,并通过限位机构限制铰链本体相对于底座的转动位移,从而有效控制了汽车背门总成的开启程度;尤其是,通过在底座与铰链本体之间增设弹性驱动机构,可以利用弹性驱动机构的形变恢复能力,实现了背门总成的自动开启与关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背门铰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限位铰链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车辆越来越轻,然而,目前我们面临着一个挑战,就是在减轻车辆及车辆零部件的重量时,怎样能够使得性能得到保证。例如对于车辆的后背门铰链,如何在减轻铰链结构重量的同时保证其在后背门的开启和关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
参阅图1,现有的铰链机构中,通常由铰链1'和气动撑杆2'相互配合,实现对后背门的开启和关闭。其中,铰链1'包括:铰链本体11'、安装座12'和限位机构;铰链本体11'与安装座12'可转动连接,铰链本体1'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a',以通过两个第一螺栓与汽车后背门相连接。安装座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安装孔b',以通过两个第二螺栓与汽车后背门侧围后上部相连接。可以看出,气动撑杆的设置,无疑增加了车身的重量,并且,铰链机构无法实现自动开启或关闭后背门。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限位铰链,旨在解决现有汽车后背门解锁后难以自行开启且开启的极限位移难以控制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限位铰链,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的铰链本体;一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铰链本体相抵接的弹性驱动机构,所述弹性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铰链本体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位于所述底座一侧且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以限制所述铰链本体相对于所述底座的转动位移。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弹性驱动机构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铰链本体上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弹性驱动机构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卡槽的边缘。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弹性驱动机构为扭转弹簧。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底座的两个侧板上部相对应处开设有用于穿设转动轴的两个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用以在所述转动轴的驱动下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另一端嵌套于所述第一齿轮,用以与所述第一齿轮内啮合以限制所述铰链本体的转动位移。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第二齿轮嵌套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起始端。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第一齿轮呈扇形结构,所述扇形结构的弧形段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凸齿,所述第二齿轮的若干第二凸齿与各所述第一凸齿相啮合。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以将所述第一齿轮紧固于所述转动轴的开口销。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转动轴上开设有与所述铰链本体及所述限位机构相配合的键槽。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用以调节汽车背门总成与汽车顶盖总成之间的间隙面差。
进一步地,上述限位铰链中,所述铰链本体上开设有若干用以与汽车背门总成相连接的第三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0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