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06065.1 | 申请日: | 2018-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4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郑秋华;张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开腾信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3 | 分类号: | F21S41/143;F21S41/255;F21S41/663;F21S45/47;F21S41/40;F21W107/10;F21W102/13;F21Y115/10;F21Y113/13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罗京;刘敏慧 |
地址: | 201314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光灯光源 远光灯光源 反光装置 一体化照明系统 远近光 近光灯 远光灯 反射 本实用新型 近光光斑 光斑 单颗LED 远光 | ||
1.一种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包括一近光灯光源、一远光灯光源、一近光灯反光装置及一远光灯反光装置,其中所述近光灯光源和所述远光灯光源相对固定设置,所述近光灯反光装置能够反射所述近光灯光源发出的光并形成一近光光斑,所述远光灯反光装置能够反射所述远光灯光源发出的光并形成一远光光斑,其中所述近光灯光源和所述远光灯光源为单颗LE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所述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进一步包括一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设置于所述近光灯光源和所述远光灯光源的反射方向的前方,且所述近光灯光源和所述远光灯光源分别经过所述近光灯反光装置和所述远光灯反光装置的反射后汇聚至所述聚光透镜的焦点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所述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截止线遮光板,所述截止线遮光板被设置于所述聚光透镜的焦点处,以遮蔽所述近光灯光源发出的位于所述截止线遮光板上方的光后再通过所述聚光透镜折射而形成所述近光光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其中所述LED为多芯LED或单芯LE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其中所述截止线遮光板进一步包括一开窗槽和一锯齿片,所述开窗槽被设置于所述截止线遮光板的大致中心处,以使从所述近光灯光源照射过来的光能够通过所述开窗槽所述锯齿片形成于所述截止线遮光板的截止线形成面上,从而屏蔽通过所述聚光透镜的入射角大的光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所述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固定设置于所述截止线遮光板的所述开窗槽内,通过所述开窗槽的光经过所述滤光片的滤光后对光进行减弱及扩散至所述聚光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其中所述截止线遮光板为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滤光片为半透明材料、光扩散材料或白色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其中所述聚光透镜为能够消除溢蓝现象的光学透镜,包括一输入光学表面、一输出上半光学表面和一输出下半光学表面,所述输出上半光学表面位于中心水平轴上方,所述输出下半光学表面位于中心水平轴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其中所述输入光学表面为平面光学表面或者非平面光学表面,所述输出上半光学表面为聚光表面,所述输出下半光学表面为异形面或非旋转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近光一体化照明系统,其中所述输出下半光学表面中心剖面包括n条光学曲线,每条光学曲线横向若干光学表面光微往下方偏离范围为0.05*(n-1)°-0.05*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开腾信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开腾信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060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前雾灯
- 下一篇:光导组件、照明装置、信号指示装置和机动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