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序实现三面负角夹料翻边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1002.X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飞;朱威;刘文锋;朱平;皮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9/0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料 负角 翻边 氮气弹簧 翻边机构 活动凸模 下压料板 三面 本实用新型 翻边镶块 模具结构 下凸模 延时 车身外覆盖件 冲压模具 气缸驱动 上压料板 系统运用 斜楔滑块 第二面 上模座 下模座 回弹 铝板 气缸 退料 斜楔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序实现三面负角夹料翻边的模具结构,属于车身外覆盖件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上模座、上压料板、下凸模、下模座、直翻边镶块、第一下压料板、第一氮气弹簧、斜楔滑块、第一斜楔翻边镶块、第二下压料板;还包括第一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第二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和第三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所述第一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包括活动凸模、气缸、延时氮气弹簧,所述第一下压料板、第一氮气弹簧固定于活动凸模上,所述活动凸模与气缸驱动端连接,所述活动凸模位于下凸模后侧。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面(前、左、右)夹料翻边来改善铝板的回弹,同时将延时氮气弹簧系统运用到夹料翻边的退料方式上来,有效的实现的夹料翻边自动化的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外覆盖件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序实现三面负角夹料翻边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发动机罩零件带负角翻边在不同工序上实现。由于铝板零件对掉屑要求较高,为避免废料刀设计带来碎屑污染,采用分序修边,受压机生产线限制,在后工序目前只有三工序的基础下,必须实现发动机罩一序沿周翻边。
由于铝板材料杨氏模量只有钢板1/3,铝板零件回弹比钢件更大,通过CAE模拟分析,采用夹料翻边的形式对零件尺寸回弹改善很大。由于斜楔翻边之后零件负角问题(零件无法垂直直接取出,如图3所示),需要设计新的退料方式便于零件脱模,实现冲压自动化生产。
机罩零件三面斜楔翻边时,三面斜楔位置都设计活动凸模避让负角的话,活动凸模运动容易造成运动干涉,所以设计两侧活动凸模,前侧固定凸模,零件在下模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避让前侧的负角。但由于夹料翻边下模采用弹性装置后,上下模脱开之后,零件翻边面夹在下压料板和凸模之间,零件无法运动避让负角,造成自动取料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同序实现三面负角夹料翻边的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座、上压料板、下凸模、下模座、直翻边镶块、第一下压料板、第一氮气弹簧、斜楔滑块、第一斜楔翻边镶块、第二下压料板;还包括第一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第二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和第三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所述第一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包括活动凸模、气缸、延时氮气弹簧,所述第一下压料板、第一氮气弹簧固定于活动凸模上,所述活动凸模与气缸驱动端连接,所述活动凸模位于下凸模后侧。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直翻边镶块固定于上模座上,所述直翻边镶块与第一下压料板、活动凸模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斜楔滑块固定于上模座上,所述第一斜楔翻边镶块固定于斜楔滑块上,所述第二下压料板、延时氮气弹簧位于下凸模前侧,所述第一斜楔翻边镶块与第二下压料板、下凸模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包括第二斜楔翻边镶块、第三下压料板、左活动凸模、第二氮气弹簧、移动驱动块,所述左活动凸模位于下凸模左侧,所述移动驱动块位于左活动凸模斜下方。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斜楔翻边镶块通过上模座驱动,所述第三下压料板、第二氮气弹簧位于下凸模左侧,所述第二斜楔翻边镶块与第三下压料板、左活动凸模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三面负角夹料翻边机构包括第三斜楔翻边镶块、第四下压料板、右活动凸模、第三氮气弹簧、移动驱动块,所述右活动凸模位于下凸模右侧,所述移动驱动块位于右活动凸模斜下方。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三斜楔翻边镶块通过上模座驱动,所述第四下压料板、第三氮气弹簧位于下凸模右侧,所述第三斜楔翻边镶块与第四下压料板、右活动凸模配合。
本实用新型凸模设计三个活动凸模,取料时左活动凸模、右活动凸模回位之后,位于下凸模后侧的活动凸模向前运动(通过气缸),第一下压料板装在活动凸模上,跟随活动凸模向前运动,第一下压料板推动零件向前运动避让前端负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1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踏板加强筋型材冲模
- 下一篇:汽车铰链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