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1771.6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7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邢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081 | 分类号: | B04C5/081;B04C5/04;B04C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陈潇潇;陈小莲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旋流分离器 混合介质 分离管 变径 增压元件 进液孔 入口管 导流 导锥 锥管 流通 分离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分离效率 螺旋增压 切向入口 切向运动 湍流现象 狭窄空间 旋转流场 轴向运动 出口管 传统的 分离锥 扶正器 进入口 增压锥 重质相 多锥 封筒 管壁 稳流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分离器,该水力旋流分离器由变径分离管、扶正器、上封筒以及导流增压元件组成,变径分离管由入口管、稳流锥管、分离锥管、增压锥管和重质相出口管组成。入口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液孔,流通混合介质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进液孔流进入口管,通过导流增压元件变轴向运动为切向运动,取消了传统的切向入口盘,降低了水力旋流分离器的径向尺寸,使水力旋流分离器能够适用于狭窄空间。同时变径分离管的多锥段设计,能够降低流通混合介质流出螺旋增压件时的湍流现象,在锥管中形成稳定均匀的旋转流场,提高流通混合介质的分离效率和分离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水力旋流分离器是利用离心沉降原理,将两相(或多相)流通混合介质进行分离、分级或分选的一种设备。水力旋流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分离效率高、结构紧凑、工艺简单、操作费用低等特点,在油水、固液分离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水力旋流器作为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高效分离装置,结构虽然简单,但各部分结构的细微变化将会极大地影响分离性能。现有技术中水力旋流分离器的设计无法实现流场内切向上的稳定旋流,流通混合介质的分离效率低、分离精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流通混合介质分离效率低,分离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分离器,该水力旋流分离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流通混合介质的分离效率和分离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入导锥式水力旋流分离器,该水力旋流分离器包括变径分离管、扶正器、上封筒以及导流增压元件;所述变径分离管为由入口管、稳流锥管、分离锥管、增压锥管和重质相出口管依次对接组成的具有连通内腔的管体结构,所述入口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液孔,所述稳流锥管、所述分离锥管和所述增压锥管均为锥筒型,所述稳流锥管与所述入口管的对接端直径大于与所述分离锥管的对接端直径,所述分离锥管与所述稳流锥管的对接端直径大于与所述增压锥管的对接端直径,所述增压锥管与所述分离锥管的对接端直径大于与所述重质相出口管的对接端直径;所述扶正器为两端具有外螺纹接头的柱型结构,所述扶正器的轴心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导流增压元件旋接的螺纹通孔,所述扶正器的一端接头通过第一外螺纹与所述入口管旋接,所述扶正器的另一端接头通过第二外螺纹与所述上封筒旋接;所述导流增压元件由轻质相出口管、导流锥体、螺旋增压件以及轻质相入口管构成,所述轻质相出口管设置在所述入口管内腔中,所述轻质相出口管的一端通过开设的外螺纹与所述扶正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轻质相入口管连通并连通至所述稳流锥管的内腔中,所述导流锥体和所述螺旋增压件均包围固定在所述轻质相出口管外部,所述螺旋增压件由多条开放式螺旋流道构成,使得由所述进液孔进入所述入口管内腔的流通混合介质能够经由所述螺旋流道进入所述稳流锥管内腔中。
优选地,所述多个进液孔呈环形阵列开设于所述入口管的管壁上。
优选地,每两个所述进液孔之间的孔中心距均大于毫米。
优选地,所述分离锥管的轴向长度和所述增压锥管的轴向长度均大于所述稳流锥管的轴向长度。
优选地,所述稳流锥管与所述入口管的对接端的直径和所述稳流锥管与所述分离锥管的对接端的直径比为1.5-3.5:1;所述分离锥管与所述稳流锥管的对接端的直径和所述分离锥管与所述增压锥管的对接端的直径比为1.5-3.5:1;所述增压锥管与所述分离锥管的对接端直径和所述增压锥管与所述重质相出口管的对接端直径比为1.5-3.5:1。
优选地,所述螺旋增压件的螺旋升角大于10度。
优选地,所述螺旋增压件的螺距大于5毫米。
优选地,所述水力旋流分离器由金属材料制成。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1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式高温加热装置
- 下一篇:水力旋流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