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线智能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4162.6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6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清;郑子杰;张婷;杨睿琳;卢星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2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巧霞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线 悬臂 测量模块 轮组 机器人 机器人控制器 控制模块 通信模块 移动模块 压紧 检测 电源 智能巡检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地面终端 电机带动 数据通信 移动过程 智能巡检 控制轮 移动 高清 内弧 下沿 巡检 穿过 往返 供电 悬挂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线智能巡检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移动模块、悬臂、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移动模块包括两个轮组,分别设置在悬臂的两端,高压线穿过两个轮组,测量模块设置在悬臂的最下方,控制模块悬挂在悬臂内弧的最低端,包括机器人控制器、通信模块和电源,机器人通过通信模块与地面终端平台进行数据通信,机器人控制器控制轮组压紧高压线并沿高压线移动,电源为机器人各部件供电。本实用新型轮组压紧高压线并在电机带动下沿高压线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测量模块进行各种检测,可以实现不间断地对高压线进行自主往返巡检,实现高清检测,同时还能够跨越前进中障碍,具有使用灵活,效率高,同时检测准确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检测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线智能巡检机器人。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长期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如导线的断股等故障,这些缺陷会对整个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产生极大的干扰,需要及时发现并维修。传统的“巡线”方式主要靠人工巡线,这种方式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现有技术中提出采用无人机对高压线进行巡检,但是这种方案只采用可见光图像和视频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检测手段单一,只能对输电线路做粗略的巡检,发现较大的缺陷,并且巡检得到的影像资料只是抽样取点,不能全覆盖地对高压线进行高清拍摄。
为此,研究一种针对高压线缆,能够实现高清检测、具有极高巡线效率的装置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高压线智能巡检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实现不间断地对高压线进行自主往返巡检,实现高清检测,同时还能够跨越前进中障碍,具有使用灵活,效率高,同时检测准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压线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移动模块、悬臂、测量模块和控制模块,移动模块包括两个轮组,分别设置在悬臂的两端,高压线穿过两个轮组;测量模块设置在悬臂的最下方,控制模块悬挂在悬臂内弧的最低端,包括机器人控制器、通信模块和电源,机器人通过通信模块与地面终端平台进行数据通信,机器人控制器控制轮组压紧高压线并沿高压线移动,电源为机器人各部件供电。本实用新型中,高压线卡在两个轮组之间,机器人控制器可控制轮组压紧高压线并沿高压线移动,从而可以实现不间断地对高压线进行自主往返巡检。
优选的,每个轮组包括张合爪、张合爪驱动电机、三个橡胶导轮以及橡胶导轮驱动电机,橡胶导轮两侧均有导板,其中两个橡胶导轮在高压线的上方,与张合爪的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橡胶导轮在高压线的下方,与张合爪的下端固定连接,三个橡胶导轮呈倒品字形排列,高压线从品字中间横向穿过,橡胶导轮驱动电机驱动橡胶导轮沿高压线移动;张合爪驱动电机控制张合爪的开闭进而让轮组松开或夹紧高压线。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机器人牢固的固定在高压线上,以抵御风或其他危险,同时通过橡胶导轮两侧设置的导板,使橡胶导轮类似火车车轮,保证在机器人运动时不会滑出绳索。
优选的,所述轮组与悬臂之间还设有悬臂扭转电机,悬臂扭转电机控制轮组相对于悬臂做旋转运动。通过悬臂扭转电机可使悬臂跨越高压线上的障碍物。
优选的,所述测量模块包括摄像机,摄像机固定在一云台上,云台带动摄像机转动。从而可以实现机器人巡检时摄像机可灵活的转动,对准被检高压线。
更进一步的,所述摄像机具有调焦功能。从而当发现疑似故障点时,可通过放大画面实现更准确的判断。
优选的,所述测量模块还包括激光雷达,激光雷达设置在悬臂上,激光雷达在一定角度内扫描高压线。从而可以测量高压线与周边树木距离。
优选的,所述测量模块还包括红外热成像仪,该红外热成像仪设置在悬臂上。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可以测量高压线缆、电缆接头、接地箱、电缆终端头与终端瓷瓶、电缆终端以及其他部位的温度异常与电流致热性故障,完成温度诊断与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41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