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6588.3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2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欢欢;陈向东;杨晶;柯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44 | 分类号: | H01L23/544;H01L23/49;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范芳茗;刘静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引脚 半导体封装结构 电流测量模块 磁性元件 引脚 检测 功率模块 管脚部件 测量 磁通 半包围结构 封装体表面 电流产生 检测信号 中间区域 第一端 电连接 开口处 隔开 开口 伸出 外部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该半导体封装结构包括:功率模块,功率模块具有从封装体表面伸出的功率引脚;以及电流测量模块,位于功率引脚附近且与功率引脚隔开,电流测量模块用于检测流过功率引脚的电流,其中,电流测量模块包括:磁性元件,其为具有开口与中间区域的半包围结构,磁性元件围绕功率引脚,用于聚集在功率引脚周围由电流产生的磁通;检测元件,具有检测部件与测量引脚,检测部件位于磁性元件的开口处,并与测量引脚的第一端相连,用于根据磁通产生电流的检测信号;以及管脚部件,管脚部件的第一端用于外部电连接,第二端与测量引脚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封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地不断发展,功率集成模块作为新能源技术的核心部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变频以及逆变等自动化工业领域中。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功率集成模块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功率集成模块在应用的过程中,并不是独立运行的,需要配合控制系统来实现,当功率集成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功率集成模块所控制的电流需要被检测。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多个电流传感器串接到相应的功率集成模块的输出端子上,从而实现了检测功率集成模块所控制的电流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功率集成模块生产厂家和电流传感器生产厂家在生产制造中,都是基于各自的需求对产品进行设计与制造的,而每个电流传感器需要独立的固定空间被单独固定,同时,功率集成模块和电流传感器之间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余量,因此,安装功率集成模块与电流传感器的空间较大。然而,作为新能源技术的核心部件,功率集成模块与电流传感器的安装空间相当有限,在安装或更换功率集成模块、电流传感器时比较麻烦。
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电流传感器所用的检测元件的测量引脚很细,不符合所需的机械强度的标准,并且存在测量引脚的输出与功率集成模块的输出不匹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通过将功率模块与电流测量模块封装在一起,减少了功率模块与电流测量模块的占用空间,通过在测量引脚的第二端设置管脚部件,并将测量引脚与管脚部件固定连接,从而提高了测量引脚的机械强度和/或功率输出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半导体封装结构,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具有从封装体表面伸出的功率引脚;以及电流测量模块,位于所述功率引脚附近且与所述功率引脚隔开,所述电流测量模块用于检测流过所述功率引脚的电流,其中,所述电流测量模块包括:磁性元件,其为具有开口与中间区域的半包围结构,所述磁性元件围绕所述功率引脚,用于聚集在所述功率引脚周围由所述电流产生的磁通;检测元件,具有检测部件与测量引脚,所述检测部件位于所述磁性元件的开口处,并与所述测量引脚的第一端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磁通产生所述电流的检测信号;以及管脚部件,所述管脚部件的第一端用于外部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测量引脚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脚部件的第二端呈半开口状,用于容纳焊料和所述测量引脚,从而实现所述管脚部件和所述测量引脚的焊接。
优选地,所述管脚部件的第二端呈半开口状,用于容纳和夹持所述测量引脚,从而实现所述管脚部件和所述测量引脚的压接。
优选地,所述管脚部件由金属材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电流测量模块还包括电流测量模块主体,所述电流测量模块主体包括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用于将所述检测部件固定在所述磁性元件的开口处,并且将所述管脚部件的第一端引出所述半导体封装结构的主面。
优选地,所述功率模块还具有从所述封装体主面伸出的控制引脚,所述管脚部件与所述控制引脚的朝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封装体的侧面设置有所述电流测量模块主体的安装位置,用于将所述电流测量模块主体装卡在所述封装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6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高绝缘封装基板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