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组件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4075.9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2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宿东;郑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9/06 | 分类号: | B25J19/06;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开曼群岛;KY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组件 防撞件 车辆驱动系统 碰撞信号 弹性件 感测器 壳体 壳体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 驱动控制 防撞 机器人 发送 体内 | ||
1.一种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防撞件、防撞组件的壳体、弹性件、碰撞感测器;其中,
所述防撞件,围绕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设置;
弹性件,一端与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撞件活动连接;
碰撞感测器,位于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内并在发生碰撞时向车辆驱动系统发送碰撞信号,以使所述车辆驱动系统基于所述碰撞信号做出相应的驱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围绕车辆外轮廓设置,并与所述车辆外轮廓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件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对应位置上水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件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对应位置上水平移动后,触发所述碰撞感测器上的触发臂,使得所述碰撞感测器产生碰撞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件上设有水平向内伸出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上设有限位孔;
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的对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处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伸入所述限位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还包括底板;
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的底部;
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防撞件未受外力时,所述底板的外缘位于所述防撞件的内侧,以留出所述防撞件受力移动所需的间隙;
所述防撞件受外力时,在所述底板的限制下实现水平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活塞杆、压缩弹簧和缸筒;其中,
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缸筒内;
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缸筒内并与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防撞件活动连接;
所述缸筒的闭口端与防撞组件的壳体活动连接。
9.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防撞组件;
所述防撞组件包括:防撞件、防撞组件的壳体、弹性件、碰撞感测器;其中,
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设置在所述机体上;
所述防撞件围绕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设置;
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撞件活动连接;
所述碰撞感测器,位于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内并在发生碰撞时向机器人的驱动系统发送碰撞信号,以使所述机器人的驱动系统基于所述碰撞信号做出相应的驱动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组件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底盘结构上;
所述防撞组件的壳体围绕所述底盘结构的外轮廓设置,并与所述底盘结构的外轮廓适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结构包括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
所述第一底盘与所述第二底盘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底盘和/或所述第二底盘上设有所述防撞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主动轮模组和两个被动轮模组;
所述两个被动轮模组包括第一被动轮模组和第二被动轮模组,所述两个主动轮模组和所述第一被动轮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底盘上,所述第二被动轮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盘上;
所述两个主动轮模组和所述两个被动轮模组的四个轮子在行进面上的投影分别位于菱形的一个顶点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菜鸟智能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40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身份证信息的存储芯片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