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产品中框整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5372.1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3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柯;张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电子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0 | 分类号: | B21D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23843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阵列 整形设备 上模板 下模板 整形 电子产品 下压力 坯件 本实用新型 间隔设置 整形效果 合模时 接触点 压力针 手机 受力 柱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中框整形设备,用于手机中框的整形,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合模时对中框坯件进行整形,还包括分布在所述上模板的底部的上压力针阵列和/或分布在所述下模板的顶部的下压力针阵列,所述上压力针阵列和/或所述下压力针阵列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多个柱状的压力针,以为被整形的中框坯件提供多个分散的受力接触点。该电子产品中框整形设备对中框产品整形效果好,精度高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中框整形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手机的手感、防摔、抗腐蚀及外观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金属手机中框以其特有的特点越来越成为主流。目前,金属手机中框的常用方法有:(1)将整块铝合金、不锈钢板等通过CNC加工成形,其特点技术较简单,是目前常用方法,但是其是原料利用率低,消耗大,且加工效率低,成本高。(2)通过锻压的方式锻造出中框大致形状,通过后续CNC加工,其特点较方法(1)减少了CNC加工余量,提高生产效率,缺点是锻造精度较差和CNC加工量还是比较大。(3)一些低熔点合金通过压铸成形,再经过CNC加工成中框,其特点是针对一些低熔点合金,成本较低,易批量生产,但是加工制品表面致密度不够,易产生偏析现象,组织均匀性较差,外观处理后达不到要求。
粉末注射成形(MIM)技术结合了粉末冶金与塑料注射成形两大技术的优点,突破了传统金属粉末模压成形工艺在产品形状上的限制,同时利用了塑料注射成形技术能大批量、高效率成形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的特点,成为现代制造高质量精密零件的一项近净成形技术,具有常规粉末冶金、机加工和精密铸造等加工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其能像生产塑料制品一样,一次成形生产形状复杂的金属、陶瓷零部件,目前在国防、通信、机械、汽车、医疗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现用粉末冶金工艺来开发手机中框,其先将手机中框所用合金材料通过粉末注射成型工序制得带条形中空的中框,然后采用CNC机床将所述的条形中空的型材按照厚度要求进行切割,最后将切割下来的物件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手机中框。
烧结后的中框毛坯,在前段注射成型过程中产品产生极大应力,并且在烧结过程中产品受重力、已经不均匀的应力释放导致产品结构变形,需要进行整形工艺处理后,再进行下一步的CNC切割加工。MIM中框整形一直都是行业的难题,因为中框毛坯尺寸大、结构复杂,而且烧结后结构变形不同向性,基本呈波浪状或不规则扭曲状变形,导致整形后很难保持中框毛坯达到理想结构效果。
现在MIM整形工艺生产的产品烧结后大多采用冷压整形和热整型两种方法,其中传统的冷压整形是采用对产品烧结后的变形方向进行过压冲击,增加产品变形结构表面的压力使得产品表面在强大压力下产生反方向变形的一种物理方法,其缺点是不适应体积较大的产品,在整形过程中产品表面会承受极大的压强,待整形完成后产品会产生较大回弹力,导致整形失效。另一种热整形方法是对烧结后的产品采用加热去除应力并保压整形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整形过程复杂,精度较低,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而且产生过整形,影响产品性能。
冷整形方法无法对手机中框的变形量得到良好的控制,在解决压缩变形的过程中中框无法保持规则形状,压强反弹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不能得到好的效果。
热整形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对于精度很高的产品不适用,而且加热过程影响产品内在性能,此种方法有极大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产品中框整形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产品中框整形设备,用于手机中框的整形,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合模时对中框坯件进行整形,还包括分布在所述上模板的底部的上压力针阵列和/或分布在所述下模板的顶部的下压力针阵列,所述上压力针阵列和/或所述下压力针阵列包括彼此间隔设置的多个柱状的压力针,以为被整形的中框坯件提供多个分散的受力接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电子组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劲胜精密电子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5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