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托盘车助力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8918.5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9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姜宗平;蔡明龙;匡灏;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2 | 分类号: | B62D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助力机构 减速箱 驱动连接轴 上端 安装座 传动相连 驱动电机 输出轴 固连 壳体 下端 电动托盘车 助力器总成 安装支架 操纵机构 驱动机构 助力转向 安装板 驱动轮 手柄座 输入轴 安装板固定 手柄 传动连接 控制器电 控制器 轮转 车体 滚动 驱动 | ||
一种电动托盘车助力转向机构,包括操纵机构、助力器总成、驱动机构、安装支架。操纵机构的手柄和手柄座相连。助力器总成包括助力机构和控制器。助力机构和控制器电连接。助力机构上端的输入轴和手柄座的下端传动连接。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座,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座的上端,安装座与车体固定连接。助力机构的外壳和安装板固连。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连接轴、减速箱、驱动轮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轴和安装座滚动相连,驱动连接轴的上端和助力机构的输出轴的下端传动相连。驱动连接轴的下端与减速箱的壳体的上端固连,驱动电机的壳体和减速箱的壳体固连。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减速箱的输入轴传动相连,减速箱的输出轴和驱动轮传动相连以驱动轮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托盘车助力转向机构,属于托盘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托盘车基本都是通过驱动轮进行转向的,而驱动轮都需要承受一定重量的载荷,从而在转向时具有较大的阻力。
大多数托盘车是通过手柄的转动来促使驱动轮转向的,现有技术情况下,手柄与驱动轮之间的连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柄与驱动轮之间刚性连接,驱动轮的转向力完全由人力通过手柄传递给驱动轮,即人力转向,这种方式优点是成本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缺点是操作费劲、舒适性差;另一种是手柄与驱动轮之间非刚性连接而是采用电信号连接,当手柄转动时,传感器采集手柄转向角度并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发出指令驱动转向电机,转向电机再促使驱动轮转向,即电转向,这种方式转向阻尼恒定、操作轻便、舒适性高,缺点是成本较高、结构较复杂、路感差,且一旦失效,车辆将不能转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所需手柄转动力矩小、操作舒适、路感好、助力器失效后仍可转向、结构较电转向简单且价格较电转向低的电动托盘车助力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托盘车助力转向机构,包括操纵机构、助力器总成、驱动机构、安装支架。操纵机构包括手柄和手柄座。手柄的下端和手柄座的上端相连接。助力器总成包括助力机构和控制器。助力机构和控制器电连接。助力机构的上端设有输入轴,助力机构的下端设有输出轴,助力机构上端所设的输入轴的上端和手柄座的下端传动连接。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和安装座,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座的上端,安装座与车体固定连接,助力器总成的助力机构的外壳和安装板固连。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连接轴、减速箱、驱动轮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轴和安装座滚动相连,驱动连接轴的上端和助力机构的输出轴的下端传动相连。驱动连接轴的下端与减速箱的壳体的上端固连,驱动电机的壳体和减速箱的壳体固连。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减速箱的输入轴传动相连,减速箱的输出轴和驱动轮传动相连进而驱动驱动轮转动。
作为优选,手柄座的下端的输出轴具有内花键;助力机构的上端的输入轴的上端具有外花键,助力机构的下端的输出轴的下端具有外花键;驱动连接轴的上端具有内花键;相应的,助力机构的上端的输入轴和手柄座的下端花键连接,助力机构的下端的输出轴和驱动连接轴的上端花键连接。
作为优选,安装座的上端向四周外折弯。安装板的四周的下表面和安装座的上端向四周外折弯部位的上表面的四周贴合相连。
作为优选,驱动连接轴和安装座通过上深沟球轴承、下深沟球轴承和推力球轴承滚动相连,其中上深沟球轴承的位置在下深沟球轴承的上方,推力球轴承在下深沟球轴承的下方。
作为优选,助力机构的下端所设的输出轴的下端穿过安装板上的相应的穿孔后和驱动连接轴的上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89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管柱角度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轮驱动汽车复合节能助力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