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4161.9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5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章晓东;周振华;叶星照;叶乐驰;余作黔;蒋飞照;方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吴新鹏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充气球 导管 充气导管 单向阀 麻痹性肠梗阻 支撑组件 气阀帽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腹胀 引流 管道头部 环状结构 出气口 供气体 管道头 进气孔 气体流 外侧面 引流瓶 肠道 通孔 充气 治疗 通气 疏通 阻挡 侧面 支撑 | ||
1.一种用于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通气和引流的管道(1)以及用于将管道(1)头部支撑于胃端的支撑组件(2),所述管道(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供肠道内的气体与积液进出管道(1)的通孔(11);
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有设置于管道(1)头端外侧面的气囊(21)以及能够对气囊(21)进行充气的充气球(22),所述气囊(21)成环状结构设置且气囊(21)的内侧面与管道(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囊(21)充气鼓起后的外径大于肠道的内径,所述充气球(22)进气孔上设置有便于气体进入充气球(22)内的第一单向阀(23),所述充气球(22)出气口与气囊(21)之间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充气导管(24),所述充气导管(24)上设置有用于阻挡气囊(21)内的气体流回到充气球(22)内的第二单向阀(25),充气球(22)于按压状态下,位于胃内的气囊(21)充气鼓起并支撑于胃与肠道的连接处,所述充气导管(24)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气囊(21)内的气体放出的气阀帽(26),所述气阀帽(26)位于气囊(21)与第二单向阀(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头端外侧面上凹设有容纳槽(12),所述容纳槽(12)沿圆周方向成环形设置,所述气囊(21)位于容纳槽(12)内,所述容纳槽(12)的槽口还设置有用于保护气囊(21)的护套(13),所述护套(13)成半圆环设置,所述护套(13)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护套(13)拼接后能够形成一个圆环,所述护套(13)的宽度大于气囊(21)的宽度,两个护套(13)相对设置于气囊(21)两侧,且两个护套(1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14),所述弹性件(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护套(13)的内侧面相连接,气囊(21)泄气状态下,两个护套(13)在弹性件(14)的弹力作用下拼接成圆环状并遮盖气囊(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包括有内置于人体内的内置管段(15)以及外露于人体外的外置管段(16),所述内置管段(15)成螺旋状设置且所述通孔(11)均位于内置管段(15)内,所述外置管段(16)背离内置管段(15)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收集肠内积液的收集袋(17),所述外置管段(16)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管道(1)固定于体表的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与外置管段(16)滑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有套设于外置管段(16)外的滑移管(31)、设置于滑移管(31)靠近支撑组件(2)一端的固定板(32)、与滑移管(31)上下滑移连接的滑移板(33)以及位于滑移板(33)与固定板(32)之间的若干滑移块(34),所述滑移块(34)沿管道(1)成环状均匀分布,且滑移块(34)均与固定板(32)滑移连接,所述滑移块(34)朝向管道(1)一侧均设置为与管道(1)外侧面相匹配的弧面,所述滑移管(31)上设置有若干供滑移块(34)穿过以抵接管道(1)的穿孔(311);
所述滑移板(33)下端面设置有若干插柱(331),所述插柱(331)均朝背向管道(1)一侧向上倾斜,所述插柱(331)与滑移块(34)成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滑移块(34)上均设置有供插柱(331)插入的插孔(342),所述滑移板(33)面向固定板(32)滑移能够带动滑移块(34)与管道(1)相抵接,所述滑移板(33)向上滑移后通过一限位件(35)固定其与固定板(32)的相对位置,所述固定板(32)上端面的相对两侧设置有黏贴层(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41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