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后挡板的止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4761.X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2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韩斗熙;郑仁秀;李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E05B8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闩锁机构 止挡构件 后挡板 撞针 止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 彼此接合 车体结构 有效地 移动 噪音 | ||
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挡板的止挡装置,包括:闩锁机构,安装在车辆的后挡板上;一个或多个第一止挡构件,被固定到闩锁机构上;撞针,附接到车体结构;以及第二止挡构件,围绕撞针设置。第二止挡构件接收闩锁机构的一部分和第一止挡构件,以限制闩锁机构和第一止挡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闩锁机构和撞针彼此接合的同时限制闩锁机构的移动,可以防止后挡板的移动并且因此有效地降低轰鸣和噪音等。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后挡板(tailgate,尾门)的止挡装置(stopperapparatus),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用于车辆后挡板的止挡装置:其在闩锁机构(latchmechanism,闭锁机构)和撞针(striker,碰锁件,锁扣)相互接合时限制闩锁机构的移动,从而防止车辆后挡板的移动并由此有效地降低轰鸣、噪音等。
背景技术
诸如掀背车、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休闲车(RV)、货车等的车辆在其后部具有后挡板,并且后挡板是一种用于进入后部货物空间(诸如后部储藏室)的后门。
这种后挡板可以能枢转地附接到车辆的后部并且可以被配置成打开/关闭车辆的后部开口。闩锁机构可以安装在后挡板上,并且撞针可以附接到车体结构。在其中后挡板关闭以覆盖车辆的后部开口的状态下,后挡板可通过闩锁机构与撞针的接合而被锁定到车辆的后部。
同时,当车辆行驶时由发动机振动激振力产生的负载可以通过车辆的车辆传动系统或振动传递路径而被传输到后挡板。传递到后挡板的负载可以使后挡板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并且后挡板的移动可以激发室内声场以产生轰鸣,在本文中也被称为“锁止轰鸣(lock-up booming)”。
可以采用动态阻尼器以改善由后挡板的行为引起的轰鸣,由此降低由于后挡板的共振频率引起的轰鸣。然而,动态阻尼器可能引起制造成本的增加和车辆重量的增加。
进一步地,取决于车辆的结构,动态阻尼器可能不适用,并且因此根据车辆的结构,动态阻尼器的应用可能极其有限。
近来,已经公开了一种结构,其通过将橡胶衬套或导向保险杠安装到撞针的安装部分来降低轰鸣,以使后挡板的共振频率不同于后挡板的轰鸣发生的频率。然而,橡胶衬套或导向保险杠的耐久性较差,并且可能无法防止由后挡板产生的噪音。
特别地,闩锁机构可以相对于撞针向上和向下移动,同时后挡板通过闩锁机构和撞针而被锁定到车体结构,并且由于闩锁机构的竖直运动,后挡板可以向前和向后移动。后挡板的向前和向后移动可能会引起锁止轰鸣。
如上所述,相关技术中的后挡板可能不会适当地限制闩锁机构的向上和向下行为,并且因此可能难以防止由后挡板向前和向后移动引起的锁止轰鸣和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后挡板的止挡装置,该止挡装置在闩锁机构和撞针彼此接合时限制闩锁机构的移动,从而防止后挡板移动并因此有效地降低了轰鸣、噪音等。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以下描述可以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挡板的止挡装置包括:闩锁机构,安装在车辆后挡板上;一个或多个第一止挡构件,固定到闩锁机构上;撞针,附接到车体结构;以及第二止挡构件,围绕撞针设置。第二止挡构件接收闩锁机构的一部分和第一止挡构件,以限制闩锁机构和第一止挡构件。
第二止挡构件可以通过配合突起和配合凹槽而被固定到撞针。
配合突起可以被固定到撞针的基板,并且配合凹槽可以形成在第二止挡构件上。配合突起可以配合到配合凹槽中以将第二止挡构件固定到撞针的基板。
第二止挡构件可以具有接收开口,该接收开口用于接收闩锁机构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4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后侧车门框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天窗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