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6055.9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8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程子硕;王磊;蒋光遒;陈强;赖福梁;吴海涛;林旻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26 | 分类号: | E02B3/26;E02B17/00;E02D27/42;E02D27/5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风机基础 踏步 防撞单元 风机基础 浮式 爬梯 浮式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 浮式防撞体 护栏 限位 碰撞事故 机械技术领域 安装维修 防撞性能 同一直线 限位结构 缓冲体 拼接 侧面 概率 | ||
1.一种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海上风机基础侧面的浮式防撞体、登乘结构、限位结构和缓冲体;
所述海上风机基础包括风机基础爬梯;
所述浮式防撞体由多个的浮式防撞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浮式防撞单元围绕着海上风机基础设置;
所述登乘结构和风机基础爬梯连接且位于浮式防撞单元之间,所述登乘结构包括登乘护栏和登乘踏步,所述登乘护栏设置在登乘踏步的两侧,所述登乘踏步的中线和风机基础爬梯的踏步中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限位结构与海上风机基础固定连接且位于浮式防撞单元和登乘结构之间;
所述缓冲体通过螺栓分别与浮式防撞体和限位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式防撞单元呈筒状结构,所述浮式防撞单元包括由内侧至外侧依次层叠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填充有消能材料,所述中层为钢架结构,所述钢架结构上预留有分别与缓冲体和限位结构相连接的螺栓口,所述外层包覆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呈筒状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由内侧至外侧依次层叠设置的内层、中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填充有消能材料,所述中层为钢架结构,所述钢架结构上预留有分别与缓冲体和登乘结构相连接的螺栓口,所述外层包覆有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结构设置有水平登乘结构和竖直登乘结构,所述水平登乘结构和风机基础爬梯连接,所述竖直登乘结构的两侧和限位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乘结构的数量与风机基础爬梯的数量相同,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与风机基础爬梯数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与风机基础爬梯之间设有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呈筒状结构,所述缓冲体和外设的海上风机基础之间的间距为5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采用的材质为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浮式防撞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限位登乘的浮式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浮式防撞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缝,所述连接缝处涂覆有防腐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新能海上风电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福建永福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60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拦阻设施的组合消能锚
- 下一篇:用于水利工程的渡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