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舱前纵梁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8047.8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礼;张文柯;吴云;甘静;杨晖;金庭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皇后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219***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纵梁 加强筋 溃缩 机舱 前纵梁总成 新能源汽车 车身结构 车身 焊接 前后方向延伸 上下方向延伸 主体左右两侧 减震 本实用新型 抗弯能力 上端 过渡板 总成本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舱前纵梁总成,应用在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领域,包括前纵梁主体、焊接于前纵梁主体前端的过渡板、焊接于前纵梁主体上端的减震塔总成,所述前纵梁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若干条溃缩筋和加强筋;所述溃缩筋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筋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溃缩筋整体位于加强筋前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机舱前纵梁总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弯能力,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个车身结构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舱前纵梁总成。
背景技术
机舱前纵梁总成是用于连接前防撞梁和前壁板总成的重要构件,对于车身结构的安全性,尤其是前排驾驶人员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与汽车碰撞的相关法规要求不断的提高,对汽车前纵梁总成的强度及溃缩吸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其加速快,需要着重考虑高速碰撞时的安全性;若是微型新能源汽车,其体积较小,更应当好好考虑安全性的结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舱前纵梁总成,以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溃缩吸能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舱前纵梁总成,包括前纵梁主体、焊接于前纵梁主体前端的过渡板、焊接于前纵梁主体上端的减震塔总成,所述前纵梁主体左右两侧均设有若干条溃缩筋和加强筋;所述溃缩筋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加强筋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溃缩筋整体位于加强筋前方。
优选的,所述前纵梁主体沿车身前后方向呈S型结构,且其结构内部沿前后方向具有一个中空通道。
优选的,所述过渡板上呈三角形布置有三个防撞梁连接柱。
优选的,所述过渡板后部上方设有上支架件,后部下方设有下支架件;所述上支架件和下支架件均分别与过渡板和前纵梁主体连接且围成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减震塔总成与前纵梁主体搭接处间隔设有两条内凹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机舱前纵梁总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弯能力,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个车身结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前纵梁主体1、过渡板2、减震塔总成3、溃缩筋4、加强筋5、中空通道6、防撞梁连接柱7、上支架件8、下支架件9、内凹筋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下文中关于“前、后、上、下、左、右”位置的描述指沿车身前后上下左右方向。为方便描述结构特征,引入汽车制造行业通用坐标定义:车身前后方向为X向,车身左右方向为Y向,车身上下方向为Z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皇后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未经重庆金皇后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8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尾裙板总成
-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前机舱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