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及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07430.5 | 申请日: | 201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6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强;张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7 | 分类号: | B60N2/4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贾允;肖丁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自锁 侧面碰撞 限位装置 顶升器 主动式 避让 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 侧部设置 方向移动 预定距离 预定位置 制造成本 座椅移动 侧壁 锁止 车身 伤害 | ||
1.一种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座椅(1)的侧部,其包括顶升器(2)和自锁止限位结构(3),所述顶升器(2)的一端固定在车身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座椅(1)上,所述自锁止限位结构(3)设置在所述顶升器(2)靠近所述座椅(1)的侧壁上;
所述顶升器(2),用于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推动所述座椅(1)向远离侧面碰撞的方向移动;
所述自锁止限位结构(3),用于在所述座椅(1)移动预定距离时锁止所述座椅(1),使所述座椅(1)保持在预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器(2)包括顶升杆(201)、电子点爆装置(202)和一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口的导管(203),所述顶升杆(201)活动设置在所述导管(203)内且其顶部凸出所述导管(203)的顶部后与所述座椅(1)固定连接,所述电子点爆装置(202)设置在所述导管(203)内且位于所述导管(203)的底部与所述顶升杆(201)的底部之间,所述自锁止限位结构(3)设置在所述导管(203)靠近顶部的侧壁上;
所述电子点爆装置(202),用于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点爆,并用于在点爆时推动所述顶升杆(201),使所述顶升杆(201)沿着所述导管(203)的轴向运动;
所述顶升杆(201),用于在所述电子点爆装置(202)的推动下带动所述座椅(1)向远离侧面碰撞的方向移动;
所述自锁止限位结构(3),用于当所述顶升杆(201)的底部运动到所述导管(203)的顶部时锁止所述顶升杆(201)和所述座椅(1),使所述座椅(1)保持在预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03)的底部与所述顶升杆(201)的底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电子点爆装置(202)点爆的火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器(2)设置在所述座椅(1)底座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器(2)为多个,多个所述顶升器(2)均匀分布在所述座椅(1)底座的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止限位结构(3)为多个,多个所述自锁止限位结构(3)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管(203)靠近顶部的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03)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4),所述自锁止限位结构(3)设置在所述安装槽(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止限位结构(3)为锁止钩。
9.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底部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碰撞座椅主动式避让自锁止限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074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可伸缩侧保护气囊
- 下一篇:座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