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D打印的防沉降式微反应器以及合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0781.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4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栗永利;杨春笋;张振明;张仪;吕良忠;张辉;张锴;杜小泽;杨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7C37/02;C07C39/3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刘黎明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盘绕 微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反应装置 反应器 曲率 打印 合成系统 防沉降 流体 自带 混合器 合成反应器 节能效果 顺序连接 内混合 | ||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防沉降式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为自带曲率沿螺旋盘绕的形状,同时,整个所述微反应器为螺旋盘绕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外部包裹有换热流体套管,所述微反应器包括顺序连接的加热段和冷凝段,加热流体从加热段的套管内流过,冷却流体从冷凝段的套管内流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加热流体从加热段外侧一端的某个截面流入,在加热段内侧一端处流出;冷却流体从冷凝段的外侧一端的另一端某个截面流入,在冷凝段内侧一端处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在套管上设置有开口,冗余插入超声波发射器在套管内。
5.一种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装置(7),用于接入至少两种流体,两种流体在反应装置(7)内混合并发生反应,反应装置(7)包括顺序连接的混合器(71)和用于防沉降的3D打印式微反应器(72),
其中,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为自带曲率沿螺旋盘绕的形状,同时,整个所述微反应器为螺旋盘绕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反应装置(7)连接有两个支路,一个支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容器(1)、第一流量计量泵(3)和第一微换热器(5);另一个支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二容器(2)、第二流量计量泵(4)和第二微换热器(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混合器(71)为五层结构,第一层结构与第五层结构相同,第二层结构与第四层结构相同,
其中,第一层结构上开有开孔(L11);
第二层结构上设置有导流腔(L21)和凹槽(L23),导流腔(L21)的下游设置有多个微通道(L22),通向所述凹槽(L23);
第三层结构上开有凹槽(L31),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上的凹槽重叠;
所述五层结构形成混合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层结构的底面上有空腔(L12),所述开孔(L11)在空腔(L12)内,所述空腔(L12)与所述导流腔(L21)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外部包裹有换热流体套管,所述微反应器包括顺序连接的加热段和冷凝段,加热流体从加热段的套管内流过,冷却流体从冷凝段的套管内流过;
所述微反应器的套管内插入有超声波发射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集容器(10),其连接在反应装置(7)之后;
用于升压的背压阀(9),所述背压阀(9)安装在收集容器(10)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07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