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D打印的防沉降式微反应器以及合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0781.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4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栗永利;杨春笋;张振明;张仪;吕良忠;张辉;张锴;杜小泽;杨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7C37/02;C07C39/3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刘黎明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盘绕 微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反应装置 反应器 曲率 打印 合成系统 防沉降 流体 自带 混合器 合成反应器 节能效果 顺序连接 内混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反应器,提出一种基于3D打印的防沉降式微反应器,包括: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为自带曲率沿螺旋盘绕的形状,同时,整个所述微反应器为螺旋盘绕的形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合成系统,包括:反应装置(7),用于接入至少两种流体,两种流体在反应装置(7)内混合并发生反应,反应装置(7)包括顺序连接的混合器(71)和3D打印式微反应器(72),其中,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为自带曲率沿螺旋盘绕的形状,同时,整个所述微反应器为螺旋盘绕的形状。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需要的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了产品的转化率,节能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反应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防沉降式微反应器以及合成系统。
背景技术
2,5-二氯苯酚是较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农药中间体,可用于合成3,6-二氯水杨酸、与乙酸缩合生成酯等。主要用于氮肥增效剂、制造除草剂麦草畏、皮革防霉剂及DP防霉剂等。
以1,2,4-三氯苯为原料来生产2,5-二氯苯酚,主要有常压法和加压法两种不同的方法。但常压法因乙二醇用量大、难回收,产品质量不稳定而被舍弃,加压法成为通常使用的工艺。其工艺为:以三氯苯、固碱和甲醇为原料,高温(190℃)高压(4.3MPa)水解4h,经过滤、酸化、萃取、精馏,得到含量96%以上的2,5-二氯苯酚粗品,收率90%~93%。通过加入尿素进行分步析晶,分离反应后的2,5-二氯苯酚、2,4-二氯苯酚的混合物,得到2,5-二氯苯酚的尿素加成物,再水解即得到2,5-二氯苯酚。
现有的2,5-二氯苯酚都是以反应釜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反应时间过长,反应过程不易控制,而且反应釜的能耗很高。反应釜的合成路径也存在诸多问题,反应时间长、各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操作安全性差、辅助操作时间长,反应温度控制困难,特别是反应放热剧烈时,同时温度的分布不均匀,也容易导致副产物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合成高纯度的2,5-二氯苯酚,同时在反应的过程中减少副反应的产生,精准控制反应过程,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路线是采用了微反应器。微反应器是一种连续流动的管道式反应器。它包括化工单元所需要的混合器、换热器、反应器、控制器等,但是,其管道尺寸远远小于常规管式反应器。微反应器内部是由很多微管并联而成,有极大的比表面积,由此带来的根本优势是极大的换热效率和混合效率。可以精确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料按精确配比瞬时混合。这些都是提高收率、选择性、安全性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微反应器也可相对容易的实现扩大生产的目的,在未来化工领域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3D打印的防沉降式微反应器,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为自带曲率沿螺旋盘绕的形状,同时,整个所述微反应器为螺旋盘绕的形状。
可选地,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外部包裹有换热流体套管,所述微反应器包括顺序连接的加热段和冷凝段,加热流体从加热段的套管内流过,冷却流体从冷凝段的套管内流过。
可选地,加热流体从加热段外侧一端的某个截面流入,在加热段内侧一端处流出;冷却流体从冷凝段的外侧一端的另一端某个截面流入,在冷凝段内侧一端处流出。可选地,在套管上设置有开口,冗余插入超声波发射器在套管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3D打印式微反应器的合成系统,包括:反应装置,用于接入至少两种流体,两种流体在反应装置内混合并发生反应,反应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混合器和3D打印式微反应器,其中,所述微反应器的通道为自带曲率沿螺旋盘绕的形状,同时,整个所述微反应器为螺旋盘绕的形状。
可选地,反应装置连接有两个支路,一个支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容器、第一流量计量泵和第一微换热器;另一个支路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二容器、第二流量计量泵和第二微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0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