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巡线无人机坠落防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2155.9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鲍洁秋;滕志飞;韩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D17/80 | 分类号: | B64D17/80;B64D4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1013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坠落 支撑柱 支撑机构 防摔装置 伸缩弹簧 保护壳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本实用新型 保护机构 第二螺孔 第一螺孔 连接柱 底端 巡线 底端中心位置 安全性能 弹性连接 上端中心 四角位置 上端 侧端 内腔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巡线无人机坠落防摔装置,包括保护壳、支撑机构和坠落保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保护壳的底端四角位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第一螺孔槽、第二螺孔槽、第二凹槽、第二伸缩弹簧和连接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支撑机构的底端,所述第二螺孔槽开设在支撑柱的底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螺孔槽开设在支撑柱下侧端,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支撑柱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二伸缩弹簧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槽的内腔下端,所述连接柱弹性连接在第二伸缩弹簧的上端,所述保护壳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为无人机坠落防摔装置,通过安装坠落保护机构,提高了无人机在坠落时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巡线无人机坠落防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的涉及领域越来越多,由于其拥有携带方便、工作效率高、可代替人类完成高危任务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无人机是通过人为远程控制在空中飞行,因此无人机存在非正常起落的问题,可能会由于人为操作、线路问题、硬件问题、使用距离问题或不小心碰撞,均会导致无人机不受使用者控制突然坠落,高空中高速坠落不仅会造成无人机本体的经济损失,还有可能伤及到地面的人群,一般的无人机坠落防摔装置是利用起落架本身材料的弹性性能进行起落缓冲,其减震效果一般,在高空坠落时,到达地面强劲的冲击力,单靠起落架的简单弹性缓冲,无法保护无人机,更无法保护坠落到人群中人们的安全。
但是目前无人机坠落防摔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存在坠落保护效果一般,无法保护被无人机砸到的人和动物的现象,会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巡线无人机坠落防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巡线无人机坠落防摔装置,包括保护壳、支撑机构和坠落保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保护壳的底端四角位置,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第一螺孔槽、第二螺孔槽、第二凹槽、第二伸缩弹簧和连接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支撑机构的底端,所述第二螺孔槽开设在支撑柱的底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一螺孔槽开设在支撑柱下侧端,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支撑柱的上端中心位置,所述第二伸缩弹簧固定安装在第二凹槽的内腔下端,所述连接柱弹性连接在第二伸缩弹簧的上端,所述保护壳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保护壳靠近第一凹槽的外缘开设有圆环型凹槽,所述坠落保护机构摆放在圆环型凹槽的内侧端,所述坠落保护机构包括绳索、凸块、伸缩圆环套和降落伞,所述降落伞固定安装在坠落保护机构的上端,所述伸缩圆环套固定安装在降落伞的底端,所述凸块均固定安装在伸缩圆环套的上端八角位置,所述绳索固定连接在凸块的下端,所述保护壳的中心内侧端插接有档杆,所述保护壳的内腔八角位置均开设有柱形凹槽,所述柱形凹槽的内腔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弹簧的外侧端弹性连接有连接块,
优选的,所述坠落保护机构通过绳索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降落伞通过绳索的拉伸可摆放在圆环型凹槽内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大于圆环型凹槽的高度,所述柱形凹槽的高度大于圆环型凹槽的高度,且柱形凹槽的高度小于第一凹槽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伸缩圆环套的上端八角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直径小于凸块的直径,且大于绳索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柱形凹槽与第一伸缩弹簧相适配,且连接块的直径小于柱形凹槽的直径,所述连接块的高度大于圆环型凹槽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小于支撑柱的直径,且第二凹槽的直径大于连接柱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通过连接柱固定安装在保护壳的底端四角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程学院,未经沈阳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2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回收系统及无人机
- 下一篇:混合动力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