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ESP上坡辅助时车辆抱死的柱塞式制动主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0039.X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6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李学佳;王石雄;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20 | 分类号: | B60T11/20;B60T13/14;B60T11/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制动主缸 泄压孔 侧壁 泄压 柱塞式制动主缸 本实用新型 补油槽 补油孔 上坡 抱死 补油 缸体 弹簧安装孔 活塞弹簧 受压变形 安装孔 进油口 面中心 外周面 主皮碗 皮碗 连通 堵塞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ESP上坡辅助时车辆抱死的柱塞式制动主缸结构。主要包括设置在制动主缸的缸体中的活塞和主皮碗,第一活塞内端端面中心开有弹簧安装孔,活塞内端端部的外周面侧壁上设置用于正常补油的环形补油凹槽和补油孔;在靠近缸体进油口一侧的所述第一活塞内端端部的侧壁开有泄压孔,泄压孔位于第一活塞补油槽侧壁,泄压孔两端分别连通活塞弹簧安装孔以及第一活塞补油槽。本实用新型保证了制动主缸回位泄压顺畅,并且在补油孔因皮碗非正常受压变形堵塞后,制动主缸无法正常泄压的情况下,通过泄压孔使得制动主缸正常回位泄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新型制动主缸,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ESP上坡辅助时车辆抱死的柱塞式制动主缸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匹配ESP上坡辅助功能的车辆在上坡辅助功能启动后,再连续踩刹车,制动系统内的制动液量会大于正常制动的液量,松踏板后,制动主缸活塞回位,制动系统内由于制动液量大于正常液量,制动系统内会形成残留液压,导致皮碗变形,封堵补油孔,制动系统内残留液压无法释放,从而导致车辆出现刹车抱死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市场上匹配ESP上坡辅助功能的车辆,由于制动系统内形成残留液压,导致皮碗变形封堵补油孔,制动系统内残留液压无法释放,车辆出现刹车抱死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止ESP上坡辅助时车辆抱死的柱塞式制动主缸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包括缸体、第一活塞总成和第二活塞总成,第一活塞总成和第二活塞总成相同轴连接后被真空助力器内的输出顶杆预顶在缸体内,第二活塞总成包括第二活塞、第二回位弹簧、第二帽形弹簧座和第二平垫圈,第二活塞前端顶接到缸体内底面,第二活塞前端开有环形槽,第二活塞的环形槽中间为连接杆部位,连接杆部位穿过第二帽形弹簧座后端的中心通孔后伸入到第二帽形弹簧座内,连接杆部位通过第二平垫圈铆接在中心通孔内端面,第二帽形弹簧座前端设有外凸缘,外凸缘和第二活塞环形槽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第一活塞总成包括第一活塞、第一回位弹簧、第一帽形弹簧座和第一平垫圈,第一活塞前端连接到第二活塞后端面上,第一活塞前端开有环形槽,第一活塞的环形槽中间为连接杆部位,第一活塞前端的连接杆部位穿过第一帽形弹簧座后端的中心通孔后伸入到第一帽形弹簧座内,连接杆部位通过第一平垫圈铆接在中心通孔内端面,第一帽形弹簧座前端设有外凸缘,外凸缘和第一活塞环形槽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
在位于第一活塞总成和第二活塞总成外周的缸体侧壁均开有皮碗槽及油孔结构,皮碗槽及油孔结构包括进油口和分别位于进油口前后的两个皮碗槽,主皮碗安装在位于进油口前的皮碗槽中,副皮碗安装在位于进油口前的皮碗槽中;主皮碗、副皮碗内周与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过盈配合,主皮碗、副皮碗外周与缸体皮碗槽内壁过盈配合。
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环形槽外槽壁分别与主皮碗连接处开有用于正常补油的环形补油凹槽,环形补油凹槽的环形槽面上沿圆周均布开有16个补油孔;环形补油凹槽的环形槽面在靠近进油口一侧处开有泄压孔,补油孔和泄压孔均两端分别连通环形槽和补油槽。
第一活塞补油槽侧壁上设置用于泄压的泄压孔,以实现制动主缸建压,泄压正常,从而实现制动主缸功能正常。
所述的泄压孔直径为0.5mm。泄压孔直径需要适中,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会影响制动主缸性能的稳定性,过小会造成泄压不畅。
所述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采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制动主缸在第一活塞上增加了泄压孔,不管皮碗如何受压变形,制动主缸回位后泄压孔都不会被堵塞,从而保证了制动主缸建压,泄压功能正常,即制动主缸功能正常。因该泄压孔布置上会靠近缸体皮碗槽和主皮碗两者贴合面,且孔径较小,不会对制动踏板感等系统性能产生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00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加力泵
- 下一篇:一种液压助力器总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