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网控制器及配电网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2557.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1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占锋;戴朝波;张永征;宋洁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J3/18;H02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流器 并联 串联 环网控制器 换流器控制 耦合变压器 配电网 抽头 测量电压 模块获取 输入端 电容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本实用新型 控制指令 并接 副边 原边 指令 吸收 | ||
1.一种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换流器、并联换流器、串联换流器控制模块、并联换流器控制模块、第一电容及耦合变压器,
所述并联换流器与所述串联换流器并联,所述第一电容并接于所述并联换流器与所述串联换流器之间,所述耦合变压器原边的第一抽头连接所述并联换流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耦合变压器副边的第一抽头连接所述串联换流器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串联换流器控制模块获取所述环网控制器的第一输入数据,根据所述第一输入数据生成对所述输入电信号的调节指令;
所述并联换流器控制模块获取所述耦合变压器的测量电压,根据所述测量电压生成对所述并联换流器的控制指令,使所述并联换流器对所述串联换流器提供或吸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换流器和并联换流器均为由六个可控开通关断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三相桥式换流器,且每个所述可控开通关断电力电子器件均反向并联有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变压器包括:多个绕组,其中,
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串联并构成三抽头、第四绕组与第五绕组串联并构成三抽头、第七绕组与第八绕组串联并构成三抽头,构成三相自耦变压器,所述三相自耦变压器一次侧与配电网的交流线路相连,二次侧与所述并联换流器的交流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自耦变压器的每相中性点互联,互联后接地或经电阻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变压器还包括:
第一相绕组、第二相绕组、第三相绕组,分别与所述三相自耦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有磁耦合,构成以所述三相自耦变压器一次侧为原边、各绕组为副边的三相变压器,所述三相变压器的一次侧与所述配电网的交流线路相连,二次测与所述串联换流器的交流侧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旁路开关,并联于所述串联换流器的第一侧;
所述串联换流器控制模块获取配电网的负荷电压和所述串联换流器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配电网的负荷电压是否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及所述串联换流器的输入电压是否超过第五预设值;
当所述配电网的负荷电压在所述预设阈值范围内或所述串联换流器的输入电压超过所述第五预设值时,所述串联换流器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旁路开关闭合,所述串联换流器闭锁;
当所述配电网的负荷电压超过所述预设阈值范围且所述串联换流器的输入电压未超过所述第五预设值时,所述串联换流器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旁路开关打开,所述串联换流器根据所述调节指令输出调节电压至所述配电网的第一交流线路或第二交流线路,对所述配电网的负荷电压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断路开关,串联于所述并联换流器的第一侧与所述第一交流线路之间;
所述并联换流器控制模块获取所述并联换流器的输入电压,判断所述并联换流器的输入电压是否超过第六预设值;
当所述并联换流器的输入电压超过所述第六预设值时,所述并联换流器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断路开关断开,所述并联换流器闭锁;
当所述并联换流器的输入电压未超过所述第六预设值时,所述并联换流器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断路开关闭合,保持所述并联换流器与所述配电网的第一交流线路的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滤波器,并联于所述串联换流器与所述旁路开关之间,用于对输入或输出所述串联换流器的电信号进行滤波;
第二滤波器,并联于所述并联换流器与所述断路开关之间,用于对输入或输出所述并联换流器的电信号进行滤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为无源滤波器。
10.一种配电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环网控制器,所述环网控制器串接于所述配电网的合环点,所述合环点的一侧为所述配电网的第一交流线路,另一侧为所述配电网的第二交流线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25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