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牵引车和半挂车组合换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06198.4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3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吕鑫;王亚飞;张瑞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K1/04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刚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电动牵引车 半挂车 动力蓄电池组 蓄电池组 牵引车 本实用新型 电池系统 高压电缆 换电装置 续驶里程 电动汽车技术 中长距离运输 快速更换 运营效率 支架缩短 总储电量 不停车 纯电动 底盘 充电 牵引 列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牵引车和半挂车组合换电装置,包括纯电动牵引车、半挂车,所述纯电动牵引车上固定有牵引车动力蓄电池组;所述半挂车的底盘上固定有半挂车蓄电池组;所述半挂车蓄电池组通过高压电缆与牵引车动力蓄电池组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高压电缆将半挂车蓄电池组与牵引车动力蓄电池组相连增加纯电动牵引车的电池系统的总储电量,提高纯电动牵引车的续驶里程,增加纯电动牵引列车在中长距离运输领域的适用性;通过设置快速更换支架缩短电池系统的换电时间,实现了纯电动牵引车的不停车充电运行,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续驶里程和运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牵引车和半挂车组合换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国内纯电动牵引车由于动力蓄电池容量限制,续驶里程较小(通常≤100km),只能应用在港口码头等短距离运输市场。目前国内电动牵引车匹配的电池类型主要有磷酸铁锂、三元锂、钛酸锂等类型(能量密度在100-150Wh/kg,电池包封装后体积比一般在100-200kWh/L),电池系统的总储电量在150-300kWh。由于目前牵引车的轴距一般在3500-3800mm,留给蓄电池的布置空间有限,同时由于蓄电池充电时间较长(快充),在车辆运营途中充电将严重影响运行效率。所以目前的纯电动牵引难以适应于运距较长的物流运输行业。目前国内与纯电动牵引车匹配使用的半挂车没有配置动力电池系统,只是常规的半挂车。
甩挂运输是目前牵引车/半挂车组合列车车型在物流行业为了提高运营效率而设置的。当符合甩挂互换性标准的牵引车托挂半挂车到达目的站场后,将半挂车脱开卸下(做卸货分拨或者转运仓储等),牵引车则去挂接已经准备好的半挂车运往目的地。现有技术的纯电动牵引车无法适应此类型运输工况。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纯电动牵引车和半挂车组合换电装置,纯电动牵引车的不停车充电运行,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续驶里程和运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纯电动牵引车和半挂车组合换电装置,纯电动牵引车的不停车充电运行,大大提高了车辆的续驶里程和运营效率。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牵引车和半挂车组合换电装置,包括纯电动牵引车、半挂车,所述纯电动牵引车上固定有牵引车动力蓄电池组;所述半挂车的底盘上固定有半挂车蓄电池组;所述半挂车蓄电池组通过高压电缆与牵引车动力蓄电池组相连。
所述高压电缆为挠性动力电缆。
所述半挂车蓄电池组由7组电池包串联组成。
所述牵引车动力蓄电池组与半挂车蓄电池组通过快速更换支架分别固定于纯电动牵引车与半挂车上。
所述快速更换支架包括固定在牵引车动力蓄电池组与半挂车蓄电池组背部的第一构件以及固定于车架上的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呈侧壁形成凹槽的方形结构,所述凹槽上设有锁销;所述第一构件由横向杆和纵向杆组成的“L”形结构,所述纵向杆的后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锁销匹配卡合的卡槽。
所述锁销的顶部向上倾斜形成钩状结构。
所述卡槽的一侧与外部连通,另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锁销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二构件的一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宽度与所述限位板的宽度相等。
所述卡槽的下方设有过渡槽,所述过渡槽与所述卡槽的下方连通,所述过渡槽的宽度小于卡槽的宽度。
所述第二构件的底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061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