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14160.1 | 申请日: | 2018-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5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丹凤;冯秀芬;步明磊;束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超力散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隔板 冷媒接头 冷却进口 盖板 定位固定结构 汽车电池 阶梯状 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位置定位 有效实现 上表面 下表面 抵接 | ||
1.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包括冷却进口(4)、冷媒接头(5)、盖板(1)、引流管(2)和隔板(3),所述冷却进口(4)固定设置于所述冷媒接头(5)的上方,所述冷媒接头(5)位于所述冷却进口(4)的下方截面呈阶梯状,所述阶梯状的下表面与所述盖板(1)的上表面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包括从上至下成型为一体的上翻边(12)、中间边(13)以及下翻边(11),所述上翻边(12)从所述中间边(13)向上延伸并与所述中间边(13)形成钝角,所述冷媒接头(5)部分位于该钝角的包围范围内,所述下翻边(11)从所述中间边(13)向下延伸并与所述中间边(13)形成直角,所述下翻边(11)围成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引流管(2)的外径相互配合,所述引流管(2)的下方沿径向向外设置有墩头(21),所述墩头(21)的下表面与所述隔板(3)的上表面相互抵接,所述隔板(3)围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引流管(2)的外径相互配合;所述冷却器的内芯包括第一内芯层(61a)、第二内芯层(61b)、以及中间内芯层(62),所述第一内芯层(61a)与所述第二内芯层(61b)相互交错设置,且所述第一内芯层(61a)、第二内芯层(61b)的一端形成与所述上翻边(12)保持平行的芯层翻边(63),所述第二内芯层(61b)的另一端通过圆弧形过渡与所述第一内芯层(61a)平行且相抵接,所述第二内芯层(61b)的中间与所述第一内芯层(61a)的中间相互平行,所述中间内芯层(6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内芯层(61b)与第一内芯层(61a)相抵接的部位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芯层(61b)的中间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内芯层(61a)的中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内芯层(61b)的中间与相邻的另一第一内芯层(61a)的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翻边(63)与所述第一内芯层(61a)中间形成的夹角、所述芯层翻边(63)与所述第二内芯层(61b)中间形成的夹角,与所述上翻边(12)与所述中间边(13)形成的钝角角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内芯层(62)为双层内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内芯层(61a)成型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层(61a)、第二内芯层(61b)围成的内部通孔的直径略大于所述引流管(2)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的下方还设置有弹性片(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冷却器中的引流管与隔板的定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2)与所述盖板(1)之间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超力散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超力散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141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的电池包安装组件及汽车
- 下一篇:汽车电池固定装置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