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32706.6 | 申请日: | 201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5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马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金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2572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壳组件 油底壳 本实用新型 组装 应用技术领域 发动机部件 汽车发动机 润滑油收集 油底壳结构 定位部件 流动作业 汽车配件 设计结构 使用寿命 状态稳定 断裂的 润滑油 易变形 散热 流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底壳,由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底壳组件,及与第一底壳组件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底壳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底壳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底壳组件和第二底壳组件结构,与汽车发动机定位部件之间完成精准、高效的组装,且实现润滑油稳定的收集导入、高效的流动散热作业,同时组装后的润滑油收集、流动作业状态稳定,保证与油底壳相配合使用的发动机部件进行正常的作业,解决了现有油底壳结构所存在的韧性差、易变形和断裂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底壳。
背景技术
汽车分为乘用车、商用车。乘用车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乘用车最多不超过9 个座位。乘用车分为以下11种车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舱背乘用车、旅行车、多用途乘用车、短头乘用车、越野乘用车、专用乘用车;商用车在设计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但乘用车不包括在内,主要有客车、半挂牵引车、货车。
油底壳(英文名称为:Oil Pan)位于引擎下部:可拆装,并将曲轴箱密封做为贮油槽的外壳,其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在汽车发动机的组装中,需要与油底壳相配合组装,以实现与发动机部件的润滑作业,即通过油底壳收集润滑油,保证与汽缸相配合组装的发动机部件保持高效、稳定的工作状态。现有的与汽车发动机组装的油底壳,其设计结构不合理,不能实现精准的固定组装和润滑油的高效收集、流动等,导致与油底壳相配合使用的发动机部件作业状态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其不合理的设计,导致整体结构韧性差,存在变形、断裂的现象等,已不能满足现有汽车发动机油底壳的高标准组装作业要求,而这时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底壳,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底壳组件和第二底壳组件结构,与汽车发动机定位部件之间完成精准、高效的组装,且实现润滑油稳定的收集导入、高效的流动散热作业,同时组装后的润滑油收集、流动作业状态稳定,保证与油底壳相配合使用的发动机部件进行正常的作业,解决了现有油底壳结构所存在的韧性差、易变形和断裂的现象,使用寿命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底壳,由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底壳组件,及与第一底壳组件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底壳组件组成;所述第一底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及设置在第一壳体一端的长方形定位板,及设置在长方形定位板内的一组长方形限位凹槽,及对称设置在长方形定位板内且位于一组长方形限位凹槽两侧的一组第一竖限位凹槽,及对称设置在长方形定位板内且位于一组第一竖限位凹槽两侧的一组第二竖限位凹槽,及对称设置在长方形定位板两端顶部内的长方形定位板定位孔,及设置在第一壳体一侧的定位槽,及设置在第一壳体一侧且位于定位槽内的圆形定位套,及设置在圆形定位套内的辅助锥形定位套,及设置在辅助锥形定位套内的锥形定位套定位孔,及设置在第一壳体一端的定位板,及设置在定位板内的定位板定位孔,及设置在圆形定位套底部一侧一组第一定位孔、一组第二定位孔,及设置在第一壳体一侧且于定位槽相配合使用的横锥形定位套,及设置在横锥形定位套内的横锥形定位套定位孔;所述第二底壳组件,包括与第一壳体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壳体,及设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底边的辅助定位板,及设置在辅助定位板内的若干个辅助定位板定位孔,及对称设置在第二壳体两侧的一组辅助定位套,及设置在一组辅助定位套内的一组辅助定位套定位孔。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油底壳,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内且与长方形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梯形限位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金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金马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327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齿轮润滑系统
- 下一篇:一种曲轴箱通风管组件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