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耐久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56648.0 | 申请日: | 2018-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6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辉;任重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拉手 车门 门体 耐久试验装置 推拉机构 开闭 本实用新型 定位部件 耐久试验 安装架 模拟门 车辆技术领域 滑动方向 滑动连接 转动连接 竖直 推拉 真实性 | ||
1.一种车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架;
模拟门,所述模拟门包括门体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门体的车门拉手,所述门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所述车门拉手的滑动方向至少包括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
第一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部件用于使所述车门拉手相对于所述门体固定;
第一推拉机构,所述第一推拉机构连接于所述车门拉手,所述第一推拉机构用于通过推拉所述车门拉手以带动所述门体进行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拟门还包括配重,所述配重滑动连接于所述门体,所述配重的滑动方向至少包括水平方向;
第二定位部件,所述第二定位部件用于使所述配重相对于所述门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体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以及相对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第一边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
所述车门拉手通过第一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
当所述模拟门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门体的配重时,所述配重通过第二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框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用于分别沿着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滑移;和/或,
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用于分别沿着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动件的两端均连接有相对的两个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三边框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所述第四边框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另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且每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一夹持件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
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两端的所述第一螺栓旋紧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两端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分别紧固连接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当所述第一滑动件两端的所述第一螺栓拧松时,所述第一滑动件两端的所述第一夹持件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之间具有空隙,用于使所述第一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框架滑动;
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包括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一螺栓;
和/或,
所述第二滑动件的两端均连接有相对的两个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三边框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所述第四边框位于所述第二滑动件另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且每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夹持件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两端的所述第二螺栓旋紧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两端的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紧固连接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当所述第二滑动件两端的所述第二螺栓拧松时,所述第二滑动件两端的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与所述第三边框和所述第四边框之间具有空隙,用于使所述第二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框架滑动;
所述第二定位部件包括所述第二夹持件和所述第二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门锁组件,所述门体用于通过所述门锁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架锁定;
第二推拉机构,所述第二推拉机构连接于所述门锁组件的锁舌,所述第二推拉机构用于通过进行推拉动作以控制所述门体的锁定和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推拉机构与所述门锁组件连接的端部设置有长条孔,所述锁舌通过插销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拉机构,其中,所述插销包括杆体和凸出于所述杆体侧壁的定位凸起,所述杆体的端部连接于所述锁舌,所述定位凸起穿接在所述长条孔内,所述杆体上套设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对所述锁舌具有朝向锁定所述门体的方向的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耐久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推拉机构包括伺服电动缸;
所述第二推拉机构包括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566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运动状态故障监测系统
- 下一篇:膝部模块冲击试验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