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3597.4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微;王利锋;邓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14 | 分类号: | F16N7/14;F16N27/00;F16N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油孔 油杆 棘爪 卡板 输油管路 棘爪孔 注油 本实用新型 汽车侧门 锁卡板 下表面 工装 内壁 支架 连通 支架上表面 穿过 精准控制 竖直设置 油脂输送 注油量 上端 省力 省时 涂覆 匹配 自动化 | ||
1.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抹油支架(1)及竖直设置的抹油杆结构(2),所述抹油杆结构(2)穿过所述抹油支架(1),所述抹油支架(1)上表面上放置有卡板棘爪,所述抹油杆结构(2)上端穿过所述卡板棘爪的棘爪孔,所述抹油杆结构(2)上部设有分别与所述棘爪孔内壁、所述卡板棘爪的下表面匹配的出油孔一(21)及出油孔二(22),所述出油孔一(21)及所述出油孔二(22)分别与所述抹油杆结构(2)的输油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杆结构(2)包括抹油连杆(23)及抹油过渡板(24),所述抹油过渡板(24)套设在所述抹油连杆(23)的外表面上,所述卡板棘爪套设在所述抹油连杆(23)上部,所述抹油过渡板(24)的上表面与所述卡板棘爪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抹油过渡板(24)的上表面上设有所述出油孔二(22);所述抹油连杆(23)与所述棘爪孔内壁匹配的位置设有所述出油孔一(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杆结构(2)还包括抹油接头一(26),所述抹油接头一(26)位于所述抹油支架(1)的底面外侧,所述抹油连杆(23)内设有输油管路一(231),所述输油管路一(231)的上端与所述出油孔一(21)匹配连通,所述输油管路一(231)的下端与所述抹油接头一(2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杆结构(2)还包括抹油杆(25),所述抹油杆(25)的上端与所述抹油过渡板(24)下表面接触,所述抹油连杆(23)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抹油杆(25)内,所述抹油杆(25)的下端与所述抹油接头一(2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杆结构(2)还包括抹油接头二(27),所述抹油接头二(27)位于所述抹油支架(1)的侧面外侧,所述抹油过渡板(24)的侧壁上设有入油孔二(241),所述入油孔二(241)与所述抹油支架(1)之间留有环形间隙(243),所述抹油接头二(27)通过管路与所述环形间隙(243)连通,所述抹油过渡板(24)内设有竖向的输油管路二(242),所述输油管路二(242)的上端与所述出油孔二(22)连通,所述输油管路二(242)的下端与所述入油孔二(24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过渡板(24)的侧壁上套设有两个密封垫圈(245),所述密封垫圈(245)与所述抹油支架(1)内表面对应位置接触,两个所述密封垫圈(245)分别位于所述环形间隙(243)的上方、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一(21)、所述出油孔二(22)的数量都为三个,三个所述出油孔一(21)沿所述抹油连杆(23)径向均布设置,三个所述出油孔二(22)沿所述抹油过渡板(24)径向均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支架(1)包括抹油壳体(11)及抹油底板(12),所述抹油壳体(11)安装在所述抹油底板(12)的上表面上,且所述抹油杆结构(2)穿过所述抹油壳体(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油支架(1)上表面上设有抹油定位销(3),所送抹油定位销(3)与所述卡板棘爪的U型部件匹配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4),所述传感器(4)位于所述抹油支架(1)的上方外侧,所述卡板棘爪位于所述传感器(4)的感应路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未经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359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模条上油装置
- 下一篇:K938拖动台输出端油路润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