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63597.4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微;王利锋;邓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14 | 分类号: | F16N7/14;F16N27/00;F16N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油孔 油杆 棘爪 卡板 输油管路 棘爪孔 注油 本实用新型 汽车侧门 锁卡板 下表面 工装 内壁 支架 连通 支架上表面 穿过 精准控制 竖直设置 油脂输送 注油量 上端 省力 省时 涂覆 匹配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包括抹油支架及竖直设置的抹油杆结构,抹油杆结构穿过抹油支架,抹油支架上表面上放置有卡板棘爪,抹油杆结构上端穿过卡板棘爪的棘爪孔,抹油杆结构上部设有分别与所述棘爪孔内壁、所述卡板棘爪的下表面匹配的出油孔一及出油孔二,所述出油孔一及所述出油孔二分别与所述抹油杆结构的输油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有出油孔一及出油孔二,且分别与输油管路连通,通过输油管路将油脂输送至出油孔一及出油孔二位置,可以通过出油孔一及出油孔二的设置,将油脂涂覆在棘爪孔内壁及卡板棘爪的下表面的对应位置,实现自动化的注油方式,省时省力,且能够精准控制注油量的多少,可靠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油工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内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人们对于噪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油脂是解决噪声问题的重要因素,需要向汽车侧门锁卡板内注入油脂,油脂注入量的多少也会影响到噪音,现有的油脂注入方式为手动注油,耗时耗力,且不能精准控制注油量的多少,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以解决注油过程耗时耗力、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侧门锁卡板用注油工装,包括抹油支架及竖直设置的抹油杆结构,所述抹油杆结构穿过所述抹油支架,所述抹油支架上表面上放置有卡板棘爪,所述抹油杆结构上端穿过所述卡板棘爪的棘爪孔,所述抹油杆结构上部设有分别与所述棘爪孔内壁、所述卡板棘爪的下表面匹配的出油孔一及出油孔二,所述出油孔一及所述出油孔二分别与所述抹油杆结构的输油管路连通。由于设有出油孔一及出油孔二,且分别与输油管路连通,通过输油管路将油脂输送至出油孔一及出油孔二位置,可以通过出油孔一及出油孔二的设置,将油脂涂覆在棘爪孔内壁及卡板棘爪的下表面的对应位置,实现自动化的注油方式,省时省力,且能够精准控制注油量的多少,可靠性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抹油杆结构包括抹油连杆及抹油过渡板,所述抹油过渡板套设在所述抹油连杆的外表面上,所述卡板棘爪套设在所述抹油连杆上部,所述抹油过渡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卡板棘爪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抹油过渡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所述出油孔二;所述抹油连杆与所述棘爪孔内壁匹配的位置设有所述出油孔一。由于设有抹油连杆及抹油过渡板,可以同时对卡板棘爪的下表面及棘爪孔内壁同时进行注油工序,注油过程效率较高,且可控操作性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抹油杆结构还包括抹油接头一,所述抹油接头一位于所述抹油支架的底面外侧,所述抹油连杆内设有输油管路一,所述输油管路一的上端与所述出油孔一匹配连通,所述输油管路一的下端与所述抹油接头一连通。由于设有抹油接头一,可以方便抹油接头一与对应的进油管接头进行连接,方便注油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抹油杆结构还包括抹油杆,所述抹油杆的上端与所述抹油过渡板下表面接触,所述抹油连杆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抹油杆内,所述抹油杆的下端与所述抹油接头一连接。由于设有抹油杆,通过抹油杆与抹油连杆的匹配配合,实现对卡板棘爪的棘爪孔内壁的注油工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抹油杆结构还包括抹油接头二,所述抹油接头二位于所述抹油支架的侧面外侧,所述抹油过渡板的侧壁上设有入油孔二,所述入油孔二与所述抹油支架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所述抹油接头二通过管路与所述环形间隙连通,所述抹油过渡板内设有竖向的输油管路二,所述输油管路二的上端与所述出油孔二连通,所述输油管路二的下端与所述入油孔二连通。由于设有抹油接头二,抹油接头二与入油孔二连通,可以使对应的进油管接头与抹油接头二连接,从而实现注油过程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未经恩坦华汽车零部件(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635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模条上油装置
- 下一篇:K938拖动台输出端油路润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