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盘自动搬运与收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073370.8 | 申请日: | 2018-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9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雄杰;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智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6 | 分类号: | B65G5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盘 收纳 自动搬运 搬运 收纳装置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伺服 承载机构 驱动组件 人工成本 上料设备 上下方向 上下移动 存料部 放料部 掉落 储料 放料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盘自动搬运与收纳装置,涉及一种载盘的上料设备,旨在解决载盘的搬运与收纳的成本较大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采用沿上下方向储料和放料的存料部和放料部,以及放置载盘向下掉落的止落机构;承载机构实现对载盘的上下移动,伺服搬运驱动组件实现对载盘的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对载盘的自动搬运与收纳,无需人工成本投入,大大降低载盘的搬运与收纳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盘的上料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载盘自动搬运与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一般放置在载盘内,由载盘进行保护;在上料时,需要将载盘放置在机械手可以拿取的位置,以便于机械手拿取电子产品的零部件。
现有载盘搬运与收纳装置参照图1,其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丝杆副,丝杆副包括丝杆71和螺母座72;机架1上设置有伺服电机73,伺服电机73的转动轴与丝杆71连接,以用于驱动丝杆71转动,达到驱动螺母座72往复移动的目的;螺母座72上设置有承载板721,用于支撑载盘8。当需要不断上料时,人工将装有电子零部件(图中未示出)的载盘8放置在承载板721上,然后承载板721将载盘8运输至丝杆71的另一端,从而实现载盘8搬运的目的;当机械手将载盘8内的电子零部件拿取完毕后,承载板721将载盘8搬运至原始状态,然后,人工将载盘8取走,从而实现一次载盘8的搬运与收纳的过程。
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至少1-2名操作人员的不断搬运与拿取载盘8,才能完成载盘8的搬运与收纳;长期加工成产过程中,由于载盘8的搬运与收纳成本包括人员成本,所以载盘8的搬运与收纳的成本较大,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盘自动搬运与收纳装置;当长期加工生产过程中,其具有有效降低载盘的搬运与收纳成本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盘自动搬运与收纳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上共同设置有用于沿上下方向依次堆落载盘的放料部和存料部,所述放料部和存料部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机架位于放料部和存料部的下方均设置有通过伸缩可与载盘下表面相抵的止落机构;
所述机架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承载载盘且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承载机构;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承载机构连接以驱动承载机构沿机架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伺服搬运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全部装有产品的载盘沿上下方向依次堆落在放料部内,止落机构与最下方的载盘相抵,同时承载机构与最下方的载盘相抵;此时,止落机构脱离载盘;承载机构向下运动一个载盘的厚度,止落机构与下方第二个载盘相抵,承载机构继续将最下方的载盘向下移动,直至载盘与止落机构上的载盘完全脱离;伺服搬运机构将载盘运输到所需的位置;当载盘上产品全部被拿取后,伺服搬运机构将载盘运输至存料部的下方,承载机构向上移动,直至载盘的上表面与存料部处的止落机构相贴合;止落机构收缩,以便于载盘通过;随后,承载机构继续向上推动载盘,直至载盘的下表面与止落机构上表面相齐平,止落机构与载盘下表面相抵;承载机构向下移动,并返回至放料部,重复上述工作,以便于自动对载盘进行搬运与收纳,降低人工投入成本,实现降低载盘半圆与收纳的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部包括四个L型的规整角杆,四个所述规整角杆呈矩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规整角杆位于载盘的四个角处,以用于装载载盘;在能够装载载盘的基础上,达到用料最少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两个规整角杆之间直接观察到载盘,以便于查看载盘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规整角杆包括呈垂直设置的长度杆和宽度杆,所述长度杆与宽度杆螺钉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智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智诚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073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