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轮系同步带张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19438.1 | 申请日: | 2018-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9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谢雄飞;周锦俊;谢佩;黄信发;杨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10 | 分类号: | F16H7/10 |
代理公司: | 东莞高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4 | 代理人: | 杨英华 |
地址: | 523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轮系 张紧系统 同步带 供油系统 杆腔 系统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 并联管路 皮带组件 同步带传动 多组同步 连接控制 输出压力 压紧皮带 张紧调节 自动张紧 输出杆 无杆腔 张紧力 张紧轮 并联 油路 联接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轮系同步带张紧系统,包括供油系统、系统控制模块、若干组需张紧调节的皮带组件、与皮带组件对应的若干液压缸,其中:液压缸的有杆腔设有有杆腔并联管路相并联,液压缸的输出杆设有张紧轮分别压紧皮带组件,供油系统设有油路分别联接有杆腔并联管路和各液压缸的无杆腔,系统控制模块连接控制供油系统以调节各液压缸的输出压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轮系同步带张紧系统,该张紧系统适应各种多轮系同步带传动,自动化程度高,能提供精准的张紧力自动张紧其中一组或多组同步带轮系的同步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轮系同步带张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滚珠丝杆作为执行单元在精密机械设备上的应用普及,同步带轮系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一台机器设备采用多轮系同步带机构已成为常态。在同步带轮系中,同步带的使用寿命是关键,而影响同步带寿命的关键因素是张紧力,张紧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同步带的使用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精准的张紧力对于同步带的使用来说极为重要。传统的多轮系同步带张紧都是各轮系同步带分开手动张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同步带的拉伸常出现张力下降的现象,很难保证同步带张紧力的准确性,而且同步带的张紧力依赖手工调整,操作相对复杂,因此实用新型一种能自动张紧多轮系同步带且保证其张紧力精准的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轮系同步带张紧系统,该张紧系统适应各种多轮系同步带传动,自动化程度高,能提供精准的张紧力自动张紧其中一组或多组同步带轮系的同步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轮系同步带张紧系统,包括供油系统、系统控制模块、若干组需张紧调节的皮带组件、与皮带组件对应的若干液压缸,其中:液压缸的有杆腔设有有杆腔并联管路相并联,液压缸的输出杆设有张紧轮分别压紧皮带组件,供油系统设有油路分别联接有杆腔并联管路和各液压缸的无杆腔,系统控制模块连接控制供油系统以调节各液压缸的输出压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液压缸的输出杆设有张紧轮分别压紧对应的皮带组件,液压缸的有杆腔之间通过有杆腔并联管路相并联,供油系统通过油路联接有杆腔并联管路,供油系统通过油路分别连接各液压缸的无杆腔,系统控制模块连接控制供油系统,调节供油系统给有杆腔并联管路和各液压缸无杆腔的供油压力,通过调节液压缸输出杆的输出力,调节张紧轮给皮带组件施加的张紧力。
上述的一种多轮系同步带张紧系统,供油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电机组件、换向阀,油箱和换向阀之间设有输油管路和回油管路,油泵电机组件设置在油箱中、连接输油管路,换向阀设有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联接有杆腔并联管路,第二油路分别联接各液压缸的无杆腔,第二油路上分别设有电磁换向阀,各液压缸的无杆腔分别联接有压力传感器。油泵电机组件抽吸油箱中的液压油、对液压油加压,将液压油通过输油管路输送至换向阀,换向阀通过第一油路将液压油输送至有杆腔并联管路,给各液压缸有杆腔提供液压油;第二油路上的电磁换向阀打开,换向阀通过第二油路分别将液压油输送至各液压缸的无杆腔,给各液压缸无杆腔提供液压油;第二油路上的电磁换向阀保证在油泵电机组件停止抽吸液压油时,液压缸中液压油不会回流;皮带组件增加张紧力时,打开需增加张紧力的皮带组件对应第二油路上的电磁换向阀,给该液压缸的无杆腔增加液压油,而该液压缸有杆腔中的液压油则相应减少,减少的液压油通过有杆腔并联管路、第一油路流回换向阀,再通过回油管路流回油箱,实现增加液压缸输出杆的输出力的目的,从而增加皮带组件的张紧力。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对应液压缸无杆腔内的压力。
上述的一种多轮系同步带张紧系统,电磁换向阀与液压缸无杆腔之间的第二油路上设有第三油路,第三油路联接回油管路,第三油路上分别设有溢流阀。皮带组件减少张紧力时,打开需减少张紧力的皮带组件对应第三油路上的溢流阀,减少该液压缸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减少的液压油依次通过第三油路、回油管路流回油箱,而该液压缸有杆腔中的液压油则相应增加,增加的液压油依次通过输油管路、第一油路输送至有杆腔并联管路,给该液压缸有杆腔输送液压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华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19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