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内热切自动断浇口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2666.2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3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口 切刀 后模 产品注塑 模具结构 行进组件 本实用新型 热切 流道 前模 大规模生产过程 注塑成型过程 品质一致性 机械剪切 冷却成型 末端连接 全自动化 热切工艺 人为动作 生产过程 注塑产品 传统的 内驱动 入流道 模具 成型 装配 自动化 行进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热切自动断浇口的模具结构,模具结构包括相互装配的前模、后模及设置于后模内的切刀行进组件,前模和后模之间形成用于注塑产品(15)的流道(13),流道(13)的每一个浇口末端连接一产品注塑腔;其中,切刀行进组件中设有可向浇口行进的切刀(14);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切刀行进组件在后模内驱动切刀(14)顶入流道(13)浇口与产品注塑腔之间,在产品在冷却成型之间切断浇口和产品注塑腔,实现在产品模内热切工艺。本实用新型实现模内热切成型的自动化,避免了生产过程中无用的人为动作,而产品的全自动化机械剪切保证品质一致性,在产品大规模生产过程中较传统的模具有着不可拟比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模内热切自动断浇口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的注塑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效率和产品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即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保证产品外观质量要求。从而要求模具可以自动化生产,即开模顶出时产品与流道已自动分离。在现有的技术下要达到模具自动化生产的目的有潜伏式浇口、点浇口和热流道直接点在产品上三种方式,但有许多产品因结构和外观要求不能使用这三种浇口方式,从而达不到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只能使用侧浇口进胶的方式。侧浇口进胶开模顶出时产品和流道不能分离,流道和产品通过浇口相连,要进行二次加工使产品与流道分离,工人需要对浇口进行修剪处理,劳动强度大,这样效率会大大降低且在二次加工过程中产品和流道分离处会有残留或缺胶的现象,浇口修剪不美观产品外观质量会受到影响,产品报废率也会提高。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现提供一种模内热切的自动断浇口模具结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模内热切自动断浇口的模具结构,所述模具结构包括相互装配的前模、后模及设置于所述后模内的切刀行进组件,所述前模和所述后模之间形成用于注塑产品的流道,所述流道的每一个浇口末端连接一产品注塑腔;其中,所述切刀行进组件中设有可向所述浇口行进的切刀;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所述切刀行进组件在所述后模内驱动所述切刀顶入所述流道浇口与产品注塑腔之间,在产品在冷却成型之间切断浇口和产品注塑腔,实现在产品模内热切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模内热切自动断浇口的模具结构中,所述前模包括:面板、前模框、前模仁、铲机、定位环和浇口杯;所述面板位于顶部,所述面板的中央设有中空孔洞,孔洞的上缘通过螺栓固定定位环;所述前模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面板的下方;所述前模仁嵌装在所述前模框的中央,所述前模仁内贯通地设有连接所述流道的浇筑通道,所述浇筑通道正对于所述定位环的顶部设有所述浇口杯;所述铲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前模框的下方的外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模内热切自动断浇口的模具结构中,所述后模包括:后模框、后模仁、滑块、模脚、底板;所述后模框和所述铲机的底部对接,所述后模仁通过螺丝固定在是后模框的中央,所述后模仁正对于所述前模仁的底部,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之间形成所述流道;所述后模仁的上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和所述铲机的倾斜内侧面相互匹配,该滑块卡嵌在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的两侧;所述模脚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柱用螺丝固定在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2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塑胶模具
- 下一篇:一种注塑件水口切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