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车位立体循环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0445.8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8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杰;陈修祥;贝绍轶;严芮;凌磊;许智炜;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14 | 分类号: | E04H6/1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常莹莹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链轮 停车区 车库框架 车厢 循环驱动装置 链驱动装置 立体循环 驱动链条 支撑圆盘 停车库 车位 两组 啮合 平行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 立体停车库 立体车库 驱动装置 循环转动 承载板 可转动 通孔 组链 停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车位立体循环停车库。包括车库框架,车库框架内部包括位于中部的循环停车区和位于循环停车区两侧的左、右停车区,所述循环停车区设置有载车厢和带动载车厢循环转动的循环驱动装置,所述循环驱动装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组链驱动装置,每组链驱动装置包括上驱动链轮、下驱动链轮和与上、下驱动链轮啮合的驱动链条,所述载车厢设置在两组链驱动装置之间,所述载车厢的两端分别与两驱动链条固定连接,所述上驱动链轮中部开有通孔,所述上驱动链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支撑圆盘上,所述支撑圆盘的外表面与车库框架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停车库需调整停车后的承载板的位置,操作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车位立体循环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开始进入家庭。然而,随着车辆的增多,出现了停取车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存留空间不大的住宅小区里,不能有序停取车辆的问题以及人车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目前大部分小区都是露天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场,这些停车场占用大量土地,随着车辆的增加,不能提供足够的车位解决住宅小区内用户的停车难问题,于是出现了一些乱停乱放、威胁人车安全的现象。立体多层车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占地面积,对现存问题有了一定的改进,但是由于车库自身体积问题和车辆的转向问题,目前的很多立体车库无法适用于一些狭窄区域,不能更加高效的利用空间,而且当处于早晚高峰期车辆较多时,不能实现高效有序地停取车辆,人车关系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出现了不必要的延时和等待。除此之外,由于缺少智能化的车库监控系统,导致车库的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立体式停车库,如申请号为CN200720047955.8的申请公开了一种港湾式立体停车库与智能储物库,其中具体公开了:包括框架、存入厢、取出厢、转移机构、固定储存厢及可移动的承载板,框架有多层,固定储存厢装在框架的若干层内,在存入厢、取出厢、固定储存厢内都装有承载板,转移机构与存入厢、取出厢、固定储存厢相配合。上述的立体停车库可实现多层停车,但是上述申请的立体停车库的停车路径较长,且停车后的承载板需要调整位置以方便后边车辆的停放,如此加大了停车库的操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立体停车库需调整停车后的承载板的位置,操作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车位立体循环停车库,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车位立体循环停车库,包括车库框架,车库框架内部包括位于中部的循环停车区和位于循环停车区两侧的左、右停车区,所述循环停车区设置有载车厢和带动载车厢循环转动的循环驱动装置,所述循环驱动装置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组链驱动装置,每组链驱动装置包括上驱动链轮、下驱动链轮和与上、下驱动链轮啮合的驱动链条,所述载车厢设置在两组链驱动装置之间,所述载车厢的两端分别与两驱动链条固定连接,所述上驱动链轮中部开有通孔,所述上驱动链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支撑圆盘上,所述支撑圆盘的外表面与车库框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循环停车区和左右停车区,极大地增加了停车的空间和数量,且循环停车区位于左右停车区的中间,极大地缩短了停车路径;此外,设置上驱动链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支撑圆盘上,支撑圆盘的外表面与车库框架固定连接,如此两个上驱动链轮之间没有阻挡物,载车厢可以沿封闭路径循环运动,方便将循环停车区和左右停车区之间的车辆转移。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圆盘的靠近边缘的盘面上固定设置有多个槽轮,所述槽轮的槽面与上驱动链轮的通孔的孔壁相切。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圆盘通过固定架与车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支撑圆盘连接的一端为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撑圆盘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固定板上开有长孔,所述支撑圆盘对应所述长孔开有第一螺孔,所述支撑圆盘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支撑圆盘表面的横板,所述横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且所述横板上开设有第二螺孔,限位件穿过第二螺孔抵在固定板的上表面来限位固定板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0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