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转向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0874.5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9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0 | 分类号: | B62D3/00;B62D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王雯吉 |
地址: | 20182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加厚区域 倒角过渡 外周面 锯齿状内壁 电动转向 转向驱动 壳体 线孔 毛刺 本实用新型 电子模块 电子助力 径向贯穿 减重孔 外端部 一字形 侧壁 内壁 走线 阻挡 | ||
1.一种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具有一蜗杆空腔,所述蜗杆空腔用于安装蜗杆,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面与所述主体部分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电子助力端部,所述电子助力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部并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具有分别设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两侧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具有一驱动蜗轮空腔,所述驱动蜗轮空腔用于安装驱动蜗轮,所述驱动蜗轮空腔贯穿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并且与所述蜗杆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筒体的侧壁具有一加厚区域,所述第一筒体具有沿所述第一筒体的径向贯穿所述加厚区域的线孔,所述第一筒体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且设于所述加厚区域的一字形的减重孔;所述第二筒体的外端部的内壁为锯齿状内壁;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并且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筒体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转向驱动端部,所述转向驱动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端部并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所述转向驱动端部具有与所述蜗杆空腔相连通的一传动蜗轮空腔,所述传动蜗轮空腔用于安装传动蜗轮,所述转向驱动端部的外周面与所述转向驱动端部的端面之间通过倒角过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两个定位部,两个所述定位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和所述转向驱动端部,且两个所述定位部均垂直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纵向延伸,两个所述定位部包括:
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一定位孔为锥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尺寸沿着所述第一定位部从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底孔为圆孔;和
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孔为锥孔,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尺寸沿着所述第二定位部从外向内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底孔为一字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具有沿着所述主体部分的纵向延伸的多条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多个安装柱,多个所述安装柱分布于所述主体部分、所述电子助力端部和所述转向驱动端部,多个所述安装柱垂直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纵向向外延伸并且位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同一侧,所述安装柱具有螺纹孔以安装隔热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柱为5个所述安装柱。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L形线座,所述L形线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外周面且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所述L形线座限定有供导线通过的线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L形线座的两端,所述线通道位于所述L形线座和所述弹性带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贴设于所述线孔的内壁面。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转向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转向壳体还包括若干跟踪盘,所述跟踪盘设于所述主体部分的一侧且与所述主体部分一体成型,每一所述跟踪盘具有两个间隔开的半圆盘,所述半圆盘用于记录标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08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