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及包括其的底盘车和开关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7016.3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亮;陈煜峰;林志川;曾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27 | 分类号: | H02B11/127;H02B1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钘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车 合闸闭锁机构 连杆结构 开关柜 翻板 机构连接 试验位置 收回位置 缩进位置 延伸位置 直立位置 第一端 偏压件 阻挡 本实用新型 断路器分闸 断路器合闸 偏压力 铰接 移动 在位 锁定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开关柜的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包括:连杆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多个连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到机构连接件,由机构连接件驱动,使得第二端在断路器合闸时移动到延伸位置,并且在断路器分闸时移动到缩进位置;底盘车翻板,设置为在底盘车处于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时,由偏压件的偏压力偏压处于直立位置,并且在底盘车处于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之外的位置时,克服偏压件偏压处于收回位置,其中,当连杆结构的第二端处于延伸位置时,阻挡处于直立位置的底盘车翻板运动到收回位置,由此将底盘车锁定在位,当连杆结构的第二端处于缩进位置时,解除对底盘车翻板的阻挡。还提供包括该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的底盘车和开关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更具体地,涉及由机构连接件驱动的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该闭锁机构的底盘车和开关柜。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真空断路器是3~10kV,50Hz三相交流系统中的户内配电装置,可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电器设备的保护和控制之用,特别适用于要求无油化、少检修及频繁操作的使用场所,断路器可配置在中置柜、双层柜、固定柜中作为控制和保护高压电气设备用。
真空断路器包括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包括与定触头连接的定导电杆和与动触头连接的动导电杆。真空断路器还包括机构翻板,机构翻板的一端包括中心轴,机构翻板和绕该中心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摆动,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的枢轴与该中心轴铰接。该机构翻板的另一端包括绝缘套筒,其与真空灭弧室的动导电杆连接。由此,在真空断路器合闸时,真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可通过机构翻板驱动动导电杆带动动触头与静触头吸合。
当开关柜包括这样的真空断路器时,真空断路器通常设置在底盘车上。为了确保开关柜合闸时底盘车不被移动从而避免造成安全问题,需要确保在开关柜合闸的同时底盘车被锁定在位。通常的闭锁机构包括由机构翻板驱动的锁定装置,和底盘车翻板机构,底盘车翻板机构设置为当底盘车处于开关柜的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时底盘车翻板处于翻出的直立位置,锁定装置设置为在开关柜合闸时由机构翻板驱动阻挡底盘车翻板从伸出的直立位置旋转运动到缩回的收起位置。而现有的锁定装置由多个刚性连接的杆组成,采用杠杆原理,由机构翻板的摆动驱动该锁定装置实行对底盘车翻板的阻挡和释放,从而实现与合闸同步的底盘车的锁定。
但是现有技术的该与合闸同步的底盘车的锁定装置由利用杠杆原理的多个刚性连接的杆构成,由于机构翻板的摆动角度很小,因此该锁定装置的行程有限,存在行程不足,锁定不可靠的情况,而且多个刚性连接的杆之间需要调整的参数多,结构复杂。
希望能够将底盘车在合闸时可靠锁定的结构简单的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及包括其的底盘车和开关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锁定的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包括其的底盘车和开关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开关柜的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所述开关柜包括底盘车及设置在底盘车上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和机构连接件,机构连接件与操作机构同轴连接,并且与断路器的动触头固定连接,该操作机构带动机构连接件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角度,从而机构连接件带动动触头合闸和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车合闸闭锁机构包括:
连杆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多个连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到机构连接件,由机构连接件驱动,使得第二端在断路器合闸时移动到延伸位置,并且在断路器分闸时移动到缩进位置;
底盘车翻板,设置为在底盘车处于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时,由偏压件的偏压力偏压处于直立位置,并且在底盘车处于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之外的位置时,克服偏压件偏压处于收回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7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