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侧倾功能的双筒式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8145.4 | 申请日: | 2018-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5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齐平;康盛;吴明明;魏佳成;苏校;刘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02 | 分类号: | F16F9/02;F16F9/36;F16F9/32;F16F9/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筒式减振器 传感器 车辆状态信息 高压气泵 高压气缸 防侧倾 本实用新型 车速传感器 乘坐舒适性 水平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保障车辆 储油缸筒 工作行程 工作性能 气体压力 行驶工况 重要意义 主动调整 活塞 活塞杆 减振器 舒适性 水平度 侧倾 抬升 车身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防侧倾功能的双筒式减振器。该双筒式减振器主要由传感器、高压气泵、高压气缸、储油缸筒、活塞等组成,传感器主要包括车速传感器、水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上述传感器获得车辆状态信息输入到ECU中,ECU处理车辆状态信息后控制高压气泵的工作状态,从而改变高压气缸内的气体压力,使活塞杆的工作行程适应各种行驶工况,使车辆在不同工况下能保持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该双筒式减振器能根据车辆的状态信息,主动调整减振器的工作性能,并且在车辆发生侧倾时抬升侧倾侧车身,从而保持车辆的水平度,在保障车辆的舒适性及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侧倾功能的双筒式减振器。
背景技术
车辆行经不平路面时,地面冲击及减振弹簧使车身产生振动,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作为衰减车身振动的重要装置,减振器主要用来抑制路面冲击及减振弹簧反弹时的振动,在不同行驶工况下尤其是当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或急转弯工况时,其工作适应性将直接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安全性。
目前市面上出现多种阻尼可调式减振器,该类型减振器主要采用磁流变技术或电磁阀技术使减振器适应不同的路面状况,但上述减振器成本较高,主要安装在中高档汽车上,且当车辆行驶工况恶劣时不能很好抑制车身振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161608U公开了“CDC单筒气囊减振器”,该减振器采用油气分离减振器构造,上端为油腔,下端为高压气腔,通过浮动活塞分离,使车辆在颠簸路面时保持车身稳定性。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768451U公开了“内置减振器的空气弹簧、包含其的空气悬挂系统及商用车”,该实用新型将采用压力传感器、空气弹簧等装置构成车辆减振机构,提高商用车的乘坐舒适性,该减振机构的空气弹簧工作适应性较差,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行驶工况下乘用车的乘坐舒适性需求。上述减振器工作特性都处于一定范围内,适应性较差且不能很好的保持不同行驶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防侧倾功能的双筒式减振器,该减振器能够根据车身姿态主动调整减振器工作状态,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稳定,并且在极限工况下能够防止车辆侧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侧倾功能的双筒式减振器,该减振器能够识别车身姿态以及车轮振动,实时调整高压气缸气体压力,调整减振器工作特性,提高了双筒式减振器在颠簸路面及极限行驶工况下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侧倾功能的双筒式减振器包括上吊耳、活塞杆、高压气缸、气缸活塞、气阀、弹簧、导向座、储油缸筒、活塞、底阀、下吊耳、储油腔、振动传感器、双唇式油封、固定凸耳、卡簧、螺钉、气缸密封圈。其中气阀与车载高压气泵连接,振动传感器获得车轮振动信息,水平传感器获得车辆水平度,上述信息传递到ECU中进行处理,ECU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高压气泵向各减振器高压气缸注入高压气体,改变气缸活塞工作状态;其中气阀具有双向导通功能,在车辆不同行驶工况下可实现充气及排气功能;其中安装于固定凸耳与双唇式油封之间的弹簧能够防止极限工况下高压气缸与储油缸筒之间的机械碰撞。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振动传感器及水平传感器获得车身姿态信息,ECU发出控制信号控制高压气缸气压,使减振器适应不同的路面状况及车辆运行状况,提高了车辆乘坐舒适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减振器整体结构图。
图2为高压气缸结构图。
图3为减振器控制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吊耳;2-活塞杆;3-高压气缸;4-气缸活塞;5-气阀;6-弹簧;7-导向座;8-储油缸筒;9-活塞;10-底阀;11-下吊耳;12-储油腔;13-振动传感器;14-双唇式油封;15-固定凸耳;16-卡簧;17-螺钉;18-气缸密封圈,51-气阀密封圈,52-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8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仪表板隔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等径双节流管的空气阻尼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