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1053.6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7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德汽车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687 | 分类号: | H03K17/687;H03K17/60;H03K17/74;H03K17/0416;H03K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二极管 电阻 碳化硅MOSFET 本实用新型 抗干扰能力 驱动变压器 驱动电路 导通 辅助放电 驱动电容 输出绕组 输入绕组 栅极驱动 三极管 碳化硅 关断 噪声 驱动 引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变压器T4、二极管D14、电容C60、电阻R51、三极管V14、二极管D10、电阻R55、MOS管V4、二极管D13、电容C59、电阻R112、电阻R113、电阻R10、电容C61、二极管D15、二极管D7、MOS管Q14,MOS管Q14为要驱动的碳化硅NMOSFET,驱动变压器T4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同相,电容C59为MOS管Q14的栅极驱动电容,电容C59提高了MOS管Q14的抗干扰能力,防止噪声等引起的误导通。本实用新型引入了MOS管驱动电容的辅助放电通路,大幅提升了MOS管的关断速度,消除了缓慢导通造成的隐患,同时提高了导通效率及抗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驱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功率MOSFET的应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MOSFET是一种电压驱动型半导体器件,由于其驱动功率小,工作频率高,热稳定性好,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需要电子开关的电路中,常见的如开关电源、马达驱动、照明调光等。
目前常见的MOSFET驱动主要有栅源浮动电源驱动、变压器隔离驱动、自举驱动和集成电路驱动等,这些驱动电路的缺点是:(1)栅源浮动电源驱动需要隔离电源,电平转换电路错综复杂;(2)变压器隔离驱动运用于宽占空比范围时,技术复杂,且在频率下降时,变压器尺寸显著增加;(3)自举驱动的占空比和开通时间都受自举电容刷新的限制;(4)集成电路驱动供选择的芯片型号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
一种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包括驱动变压器T4、二极管D14、电容C60、电阻R51、三极管V14、二极管D10、电阻R55、MOS管V4、二极管D13、电容C59、电阻R112、电阻R113、电阻R10、电容C61、二极管D15、二极管D7、MOS管Q14,所述驱动变压器T4的一个输出端同时连接二极管D14及电容C60的一端,二极管D14及电容C60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51的一端、电阻R55的一端、MOS管V4的G极、二极管D10的正极,所述电阻R5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4的基极,三极管V14的发射极同时连接MOS管V4的S极、二极管D10及二极管D13的负极、电阻R113的一端及电阻R55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V14的集电极同时连接MOS管V4的D极及电阻R112的一端,所述电阻R11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3的正极同时连接电容C59的一端、电阻R113的另一端、电阻R10的一端、所述MOS管Q14的G极,MOS管Q14的S极、电阻R10的另一端、电容C59的另一端、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15及电容C61的一端同时接地,所述二极管D15及电容C61的另一端同时接驱动变压器T4的另一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三极管V14为PNP型三极管。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15、二极管D10为稳压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MOS管V4为P沟道MOS管。
优选的,所述MOS管Q14为碳化硅MOS管。
优选的,所述驱动变压器T4的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同相。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德汽车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德汽车电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1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控制电路及电源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控硅的负载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