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窄带滤光片及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1900.9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7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信源;何伟峰;温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佳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G02B5/20;G02B1/1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郑泽萍 |
地址: | 51053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带滤光片 光学系统 滤光 本实用新型 二氧化硅层 抗反射叠层 交替堆叠 叠层 吸收 红外光波段 基层 滤光效果 制造工艺 硅层 钛层 带宽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窄带滤光片及光学系统,该窄带滤光片包括吸收基层、设置在吸收基层下方的滤光叠层以及设置在吸收基层上方的抗反射叠层;所述抗反射叠层由五氧化三钛层和二氧化硅层交替堆叠构成;所述滤光叠层由二氧化硅层和硅层交替堆叠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红外光波段的较好的滤光效果,使得光线经滤光后带宽较窄,而且制造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窄带滤光片及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典型图像采集领域中,首先采用光源向被采集对象发射近红外光,从而采用图像传感器检测被采集对象反射的光以获得采集图像。目前市面上的光源虽然一般标称的中心波长都是比较常见的标准值,例如红外二极管,波长以850nm和940nm居多,市面上购买的红外LED标称值都是850nm或940nm,但在测量具体的LED产品中心波长时发现还是有不少偏差的,以850nm的LED为例,其实际中心波长有835nm的,也有865nm的。当采用多颗LED阵列构成光源时,由于各个LED的中心波长不一致,所有LED的光谱在叠加之后,综合的光谱带宽会展宽。单个850nm的LED带宽在50nm左右,如果由于中心波长不一致,多个LED叠加后的光谱带宽将会变成很宽。对于其它波长的光源,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滤光片来消除光源的波长偏移,传统的带通滤光片,虽然也能满足滤光需求,但是其需要较多的镀膜层数,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滤光效果较差,导致滤光后光线的带宽较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窄带滤光片及光学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窄带滤光片,包括吸收基层、设置在吸收基层下方的滤光叠层以及设置在吸收基层上方的抗反射叠层;
所述抗反射叠层由五氧化三钛层和二氧化硅层交替堆叠构成;
所述滤光叠层由二氧化硅层和硅层交替堆叠构成。
进一步,所述吸收基层由玻璃基材以及涂覆在玻璃基材表面的用于吸收可见光及部分红外光的吸收层构成。
进一步,所述吸收层的厚度为1~10um。
进一步,所述抗反射叠层中,五氧化三钛层和二氧化硅层的总层数为4~10层。
进一步,所述抗反射叠层中,每个五氧化三钛层的单层厚度为30~200nm,每个二氧化硅层的单层厚度为30~250nm。
进一步,所述滤光叠层中,二氧化硅层和硅层的总层数为36~44层。
进一步,所述滤光叠层中,所述滤光叠层中,每个二氧化硅层的单层厚度为80~300nm,每个硅层的单层厚度为20~80nm。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学系统,应用所述的窄带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二氧化硅层和硅层交替堆叠构成滤光叠层,采用五氧化三钛层和二氧化硅层交替堆叠构成抗反射叠层后,从下到上由滤光叠层、吸收基层和抗反射叠层依次构成窄带滤光片,可以实现对红外光波段的较好的滤光效果,使得光线经滤光后带宽较窄,而且制造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窄带滤光片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窄带滤光片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抗反射叠层采用4层和10层时的反射特性曲线图;
图4是传统的滤光片的透射光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佳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佳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1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