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拨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8042.7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耿晓曦;马超;陈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圈 减速箱 预紧 驱动装置 支撑圈 啮合 输出齿轮 输入齿轮 预紧螺母 感应器 直齿轮 弹簧 拉伸 透槽 正多边形孔 预紧螺栓 输出轴 检测 外部 套入 旋紧 圆孔 电机 配合 | ||
一种自动拨圈,由拨圈和驱动装置组成。拨圈由拨圈本体、压推弹簧和检测感应器组成,拨圈本体外部为直齿轮,中间上部为圆孔,下部为正多边形孔。压推弹簧设于拨圈本体顶部,检测感应器设于拨圈本体外侧的支撑圈上;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箱一和减速箱二组成。减速箱一输出轴与减速箱二输入齿轮一相连接,输入齿轮一与输出齿轮二相啮合,输出齿轮二一侧位于支撑圈透槽内,并与位于支撑圈透槽内侧的拨圈本体外部直齿轮相啮合。在拉伸预紧过程中,拨圈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能自动套入预紧螺母与其配合,在预紧螺栓被拉伸预紧后,能再次将预紧螺母旋紧。预紧操作方便快速、预紧一致、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伸器用拨圈,尤其是一种自动拨圈。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拉伸器都没有拨圈,拉伸预紧操作时,预紧螺母预先靠手工拧入预紧螺栓,待预紧螺栓拉伸预紧后,再用拨棒或者拨叉拨动预紧螺母将其预紧。预紧操作速度慢、效率低,且螺母预紧的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拉伸器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拨圈,由拨圈和驱动装置组成,所述拨圈由拨圈本体、压推弹簧和检测感应器组成。所述拨圈本体下端与导向定位圈相接触,拨圈本体外部为直齿轮,中间上部为圆孔,下部为与预紧螺母相配的正多边形孔,所述压推弹簧设于拨圈本体顶部,所述检测感应器设于位于拨圈本体外侧的支撑圈上;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箱一和减速箱二组成。电机固定于减速箱一顶部,减速箱二固定于支撑圈透槽外侧,减速箱一输出轴与减速箱二输入齿轮一相连接,输入齿轮一与输出齿轮二相啮合,输出齿轮二一侧位于支撑圈透槽内,并与位于支撑圈透槽内侧的拨圈本体外部直齿轮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拨圈能自动套入预紧螺母与其配合,并能自动将预紧螺母旋紧。拉伸预紧操作方便、速度快、效率高,且螺母预紧一致性好、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10.拨圈本体,11.压推弹簧,12.检测感应器,20.电机,21.减速箱一,22.减速箱二,101.直齿轮,102.圆孔,103.正多边形孔,210.输出轴,220.齿轮一,221.齿轮二,4.支撑圈,41.透槽,42.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拨圈,由拨圈和驱动装置组成。所述拨圈由拨圈本体10、压推弹簧11和检测感应器12组成。所述拨圈本体10下端与导向定位圈42相接触,拨圈本体10外部与直齿轮101,中间上部为圆孔102,下部为与预紧螺母相配的正多边形孔103,所述压推弹簧11设于拨圈本体10顶部,所述检测感应器12设于位于拨圈本体10外侧的支撑圈4上;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20、减速箱一21和减速箱二22组成。电机20固定于减速箱一21顶部,减速箱二22固定于支撑圈4透槽41外侧,减速箱一21输出轴210与减速箱二22输入齿轮一220相连接,输入齿轮一220与输出齿轮二221相啮合,输出齿轮二221一侧位于支撑圈4透槽41内,并与位于支撑圈4透槽41内侧的拨圈本体10外部直齿轮101相啮合。自动拨圈工作时,在检测感应器12的控制下,驱动装置能带动拨圈本体10自动套入预紧螺母与其配合,并在预紧螺栓被拉伸预紧后,再次自动把预紧螺母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8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