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农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3537.9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8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盛晟;李华斌;杜运领;吴书鑫;徐玲娥;金熠;郦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农庄 污水循环处理系统 节水灌溉系统 本实用新型 养殖污水 生活区 养殖区 农田排水 生活污水 外部水源 循环利用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生活污水排放 生态环境工程 污水生态净化 养殖污水处理 水资源消耗 污染物排放 处理效率 排放通道 生态河道 系统连通 引水系统 农田 连通 供水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生态农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以对生态农庄的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和农田排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农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具有外部水源和分别产生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和农田排水的生活区、养殖区和农田区,外部水源经引水系统为生态河道、农田区的节水灌溉系统、生活区和养殖区供水;生活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通道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连通节水灌溉系统;养殖区的养殖污水排放通道经养殖污水处理系统连通节水灌溉系统。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可应用于生态农庄污水生态净化与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农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适用于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可应用于生态农庄污水生态净化与循环利用。
背景技术
生态农庄的总体定位为综合型现代科技农业休闲园,以绿色、清洁、有机的能源和农产品为核心,兼具休闲旅游、农业生产和科技展示等多种功能。水是生态农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农庄主要用水需求一般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以及生态景观用水。
根据污水来源和污染物类型,生态农庄主要有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农田排水等3种污水类型。其中生活污水主要是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餐厨废水、洗涤废水和排泄废水等,含有各种食物残渣、蛋白质、油脂、洗涤剂、消毒剂等,污染指标主要有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生化需氧量(BOD)、总磷(TP)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等;养殖污水主要是养殖过程中畜禽排泄物及场地清洗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指标有COD、NH3-N、TP等;农田排水主要污染物来源为耕作过程中的施肥、施药等,污染指标有总氮(TN)、NH3-N、TP、COD等。
污水处理的目标是要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Reduce)、产品价值再利用(Reuse)和废弃物质再循环(Recycle),水资源的利用要实现从“供水—用水—排水”的单向线性水资源代谢系统向“供水—用水—排水—回用”的闭环式水资源循环系统转变。目前,不同生态农庄在污水处理的各个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化粪池、沼气池、接触氧化池、生态滤池、稳定塘、人工湿地和土地渗滤等,这些措施具有污水净化处理效果,可减少污染,做到达标排放。但在水的综合循环利用上,目前尚未有一个完整的系统方案。同时,由于水的综合循环利用对水质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污水处理措施达标排放的水可能并不满足新条件下对水质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水处理的各个方面研发和采用更高效的技术手段。
一方面,生态农庄的生产、生活以及生态景观都需要大量的水,农业耕作也需要施用大量的氮肥、磷肥;另一方面,生态农庄产生的各种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需要进行处理才可外排,既浪费了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又可能对外部水体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生态农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以对生态农庄的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和农田排水进行处理和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农庄污水循环处理系统,具有外部水源和分别产生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和农田排水的生活区、养殖区和农田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水源经引水系统为生态河道、所述农田区的节水灌溉系统、所述生活区和养殖区供水;
所述生活区的生活污水排放通道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连通所述节水灌溉系统;所述养殖区的养殖污水排放通道经养殖污水处理系统连通所述节水灌溉系统;
所述农田区的农田排水通道经农田排水净化系统后分别连通所述生态河道和生态塘,且对应生态河道和生态塘均设有阀门Ⅰ;
所述生态河道分别连通所述生态塘和下游水系,且对应生态塘和下游水系均设有阀门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3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