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冷却循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3055.8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8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闻浩泉;沈爱仙;柴耀辉;叶会杰;周乃旺;张先寒;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48;H01M10/6551;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管 电池盒 热管 电池冷却 散热翅 泵体 连通 本实用新型 散热片体 散热效率 散热鳍片 循环机构 导液管 冷却管 热液管 导液管连接 传热 电池表面 电池侧面 散热装置 出液管 冷却液 弯曲盘 外部 底座 盒体 壳体 贴合 电池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冷却循环机构,旨在解决电池与散热装置接触面积太小,传热面积小,散热效率低下,不能隔绝外部传来的热量的不足。该实用新型包括电池盒、连接在电池盒上的导液管、与导液管连接的散热翅、泵体以及冷却液,电池盒包括壳体与一散热管,散热管弯曲盘布在电池侧面与顶面上,电池盒为封闭的盒体,散热管贴合电池表面,导液管包括热液管与冷却管,散热管和泵体通过热液管连通,散热翅包括散热翅底座、热管以及连接在热管上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为若干散热片体,散热片体两两之间设有间隙,热管与散热管通过冷却管连通,泵体与热管通过出液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冷却面积大,隔绝外部热量,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电池一般直接布置在发动机仓内,发动机仓内的温度较高,电池在工作时也会产生热量,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均会受到影响。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620721181.1,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水冷却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盖、电池箱下壳体。电池箱下壳体底部设有水冷装置,水冷装置包括水箱、输水管、抽水管以及抽水泵,水箱内部设有制冷器,制冷器连接输水管,输水管内设有温度感应器,输水管连接抽水管,抽水管连接抽水泵,抽水泵连接水箱,电池箱下壳体内壁上设有海绵层,电池箱下壳体侧边上设有把手,通过把手方便水冷却电动汽车电池箱的移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降低电动汽车电池的温度,从而延长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它解决了提高电动汽车自身散热的问题,但有着电池传热位置太小,散热效率低,不能隔绝外部传来的热量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电池与散热装置接触面积太小,传热面积小,散热效率低下,不能隔绝外部传来的热量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循环机构,它能大面积的贴合电池,扩大散热面积,散热效率高,同时可以隔绝外部热量传导,避免其对电池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冷却循环机构,包括电池盒、连接在电池盒上的导液管、与导液管连接的散热翅、泵体以及冷却液,电池盒包括壳体与一散热管,散热管弯曲盘布在电池侧面与顶面上,电池盒为封闭的盒体,电池盒上设有用于通过缆线的通孔,散热管贴合电池表面,导液管包括热液管与冷却管,散热管和泵体通过热液管连通,散热翅包括散热翅底座、热管以及连接在热管上的散热鳍片,散热鳍片为若干散热片体,散热片体两两之间设有间隙,热管与散热管通过冷却管连通,泵体与热管通过出液管连通。
电池的温度提升一般来自两个来源,一是自身充放电做功产生的热量,二是发动机做功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和热对流方式使得电池热量累计。壳体和散热管均为热的良导体,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导液管与出液管的材料均为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可以保证经过散热翅冷却的水不会在外部被加热,导致冷却效果不好。电池置于电池盒内,电池盒封闭,隔绝外部热量通过热对流通过空气传递。电池大致为立方体,其各个侧面上贴合散热管,通过散热管将热量传递到冷却液中。冷却液一般用水,水的比热容大,方便易获取。冷却液通过泵体泵动,将液体泵向散热翅,最终通过散热翅将热量排出车外。冷却液直接通过热管,将热量导出到散热片体上,这样的散热方式散热效率高。散热管经过多次大角度弯折呈发卡状蛇形弯曲布置在电池内部的除底面外的各个面上,与电池接触面积大。
作为优选,电池盒内铺设有防火垫。防火垫为防火海绵,用于在电池自燃或其他情况下,与车体隔绝减小损失。
作为优选,壳体包括内外两层,内外两层之间密封且设有隔热间隙。壳体分两层,两层之间中空,这样的方式有助于隔绝外部热量传入。
作为优选,电池冷却循环机构布置在汽车的发动机仓位置,散热翅布置在发动机仓靠近车头的进气格栅位置。散热翅放置在进气格栅位置,汽车运行时,风吹入,对散热翅降温。
作为优选,壳体内壁倒圆角。倒圆角的内壁不易碰伤电池,造成电池损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30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液冷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池模块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