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4594.1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1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姚直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智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0 | 分类号: | B62K25/00;B62J1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松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6 | 代理人: | 段小丽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青浦区华***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座 后平叉 后车轮 车体 本实用新型 电动自行车 后轮组件 后车架 铰接座 车体连接 间距连接 减震装置 一体设置 转动设置 板体状 开口侧 两侧壁 平置 延伸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轮组件,包括后车架和后车轮,所述后车架包括后平叉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平置的U型板体结构,所述连接座的开口侧朝向车体的前方,所述连接座上方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通过减震装置与车体连接,所述后平叉为板体状结构,所述后平叉的一端与连接座的一侧壁一体设置,且所述后平叉的另一端向车体的后方延伸,所述后车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平叉上,且所述后车轮间距连接座设置,所述后车轮位于连接座两侧壁的中线上。本实用新型优化其整体结构,减轻车体的整体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轮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出行交通的便利性需求以及自行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简单、最为实用和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但在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复杂的车体结构使的电动自行车的整体结构复杂,特别是车体的后车架部分,重量较重,骑行笨重,也不方便挪移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轮组件,优化其整体结构,减轻车体的整体重量。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轮组件,包括后车架和后车轮,所述后车架包括后平叉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平置的U型板体结构,所述连接座的开口侧朝向车体的前方,所述连接座上方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通过减震装置与车体连接,所述后平叉为板体状结构,所述后平叉的一端与连接座的一侧壁一体设置,且所述后平叉的另一端向车体的后方延伸,所述后车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后平叉上,且所述后车轮间距连接座设置,所述后车轮位于连接座两侧壁的中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平叉为折弯形的板体状结构,所述后平叉包括折弯部和直杆部,所述直杆部通过折弯部与连接座连接,所述折弯部向车体的外侧倾斜设置,所述直杆部平行于后车轮,所述后车轮转动设置在直杆部的末端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壁的自由端对应贯通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上穿设有中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靠近挡泥瓦的一侧设置有去泥组件,所述去泥组件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伸入至挡泥瓦与后车轮之间的区域并刮除后车轮上的泥垢。
进一步的,所述去泥组件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直角折弯板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一臂板设置在连接座的底部,且另一臂板向上弯折连接在挡泥瓦上,所述刮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刮板朝向后车轮的一侧为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与连接座连接,且所述支撑板间距连接座的底面,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连接座与支撑板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优化其整体结构,减轻车体的整体重量,特别是后车架部分,相较于现有的后车架为钢管焊接的方式,该实用新型的后车架整体结构的支撑强度较大,稳定性高,而且加工方式简单,不用进行繁琐的焊接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状态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智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智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4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后平叉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三轮车辆可平衡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