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气歧管、发动机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17408.1 | 申请日: | 201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0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钟巍;卢川;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通道 壳体 废气通道 废气进气口 空气进气口 进气歧管 稳压腔 本实用新型 新鲜空气 连通 废气 燃烧室 发动机 防止混合 混合气体 输送过程 差异性 共用面 隔开 分隔 汽车 体内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歧管,包括废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废气通道、空气通道和壳体,所述废气进气口和所述空气进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稳压腔,所述废气进气口和所述废气通道均与所述稳压腔连通,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稳压腔、所述废气通道通过所述壳体隔开,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废气通道的共用面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处。通过壳体将废气和新鲜空气分隔,废气和新鲜空气在空气通道的出口处混合直接进入燃烧室,防止混合气体的浓度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改变,降低了混合气体的差异性。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采用上述进气歧管的发动机和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歧管、发动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货运等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发动机的EGR系统(废气循环再利用系统)中,需采用进气歧管将废气再次送入燃烧室,传统的进气歧管为直接将废气和新鲜空气混合送入燃烧室中,废气和新鲜空气共用同一管道,实现了废气的再利用,并确保了新鲜空气的进气量。
由于传统进气歧管中废气和新鲜空气共用同一管道,混合气体在进气歧管的持续输送过程中会使局部区域的混合气体的比例发生改变。当进气歧管输出的气体差异较大时会导致燃烧室燃烧不稳定,从而产生爆震等情况,影响汽车用户体验感。授权号CN104675584 B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歧管及发动机,设置稳压腔,当废气和新鲜空气经过稳压腔时会混合均匀,以此降低进气歧管排出气体的差异性,而事实上即使废气和新鲜空气在稳压腔中混合均匀,当气体从稳压腔中排出时仍然存在部分气体的浓度发生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接向燃烧室输入新鲜空气和废气的进气歧管。
一种进气歧管,包括废气进气口、空气进气口、废气通道、空气通道和壳体,所述废气进气口和所述空气进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壳体内设有稳压腔,所述废气进气口和所述废气通道均与所述稳压腔连通,所述空气进气口用于连接新鲜空气的气源,所述空气通道用于连接燃烧室的进气道,所述空气进气口和所述空气通道连通,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稳压腔、所述废气通道通过所述壳体隔开,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废气通道的共用面设有气孔,所述气孔设置于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进气歧管,通过壳体将废气和新鲜空气分隔,气孔设置于空气通道的出口处,相当于废气和新鲜空气在空气通道的出口处混合直接进入燃烧室,防止混合气体的浓度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改变,大大降低了混合气体的差异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进气歧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通道的末端为封闭结构,则废气只能通过空气通道的出口进入燃烧室,降低了进气歧管设置出口的数量,可用于现有的燃烧室而无需对其进气道进行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通道和所述空气通道均为多个,所述废气通道设置于两个所述空气通道之间,则废气可通过气孔分别进入两个空气通道,降低了进气歧管管路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通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空气通道的数量为四个,则废气通道和两个空气通道可形成一个混合气体通道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气孔为斜向所述空气通道的出口设置,则能增加从空气通道进入燃烧室的废气的气流速度,使废气更快进入燃烧室。
进一步地,所述稳压腔的内壁为弧形结构,由于稳压腔需连接多个废气通道,稳压腔采用弧形结构能使稳压腔内部的气流基本一致,则进入废气通道的废气气流也基本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进气口和所述空气进气口上均设有法兰,便于与其他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17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冷管路、散热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强化结构的集成中冷歧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