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宽沟槽栅IGBT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67528.2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8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关仕汉;迟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汉林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39 | 分类号: | H01L29/739;H01L29/423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程强强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宽沟槽 多晶硅 本实用新型 内氧化层 绝缘物 衬底 半导体技术领域 电导调制 开关频率 开关损耗 米勒电容 内部填充 通态功耗 外侧设置 沟槽式 集电极 上表面 电容 侧壁 减小 内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沟槽栅IGBT芯片,包括IGBT芯片本体,IGBT芯片本体包括N‑型衬底,N‑型衬底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宽沟槽,宽沟槽的内部填充中部绝缘物,宽沟槽的内壁设置沟槽内氧化层,沟槽内氧化层的侧壁外侧设置多晶硅墙,所述中部绝缘物位于宽沟槽内的多晶硅墙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宽沟槽栅设计,提升了IGBT芯片的电导调制效果,达到低VCEsat的功能,降低了IGBT芯片的通态功耗;另外,通过在宽沟槽中设置多晶硅墙,与现有技术的沟槽式IGBT结构相比,该宽沟槽栅IGBT芯片中宽沟槽底部多晶硅与集电极间的电容Cgc(米勒电容)减小,提高了IGBT的开关频率,降低了IGBT的开关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沟槽栅IGBT芯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沟槽式IGBT芯片,其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N-型衬底7,在N-型衬底7的底部设置有N型电场中止层8、P型注入区9,在P型注入区9的下部设置底层金属层10并引出集电极,在N-型衬底7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沟槽,现有技术中沟槽宽度为1μm,在沟槽内设置沟槽内氧化层3,在沟槽内还填充多晶硅,自多晶硅引出栅极,沟槽之间设置有MOS结构,在MOS结构上开设接触孔引出发射极。
IGBT等功率电子器件在工作中,由于自身的功率损耗,将引起IGBT温度升高。引起功率器件发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功率器件导通时产生的通态损耗,二是功率器件的开通与关断过程中产生的开关损耗。通态损耗主要与功率器件的导通压降、承载电流以及导通占空比有关;开关损耗主要与功率器件的承载电压、电流以及开关频率有关。
传统IGBT技术是以比较厚的硅片为基础的,意味着导通状态下衬底的内部电阻相当大,若为了降低电阻,调整衬底掺杂浓度会对器件其它参数带来不利的影响,衬底厚度是标志通态损耗大小的参数——饱和电压Vcesat的主要决定因素,衬底越厚,饱和电压越大。
为了改善IGBT的通态损耗,现有技术中有背面场中止(fieldstop)技术,通过在IGBT的衬底区和集电极区之间加入一个N型电场中止层8(如图2所示),使电场强度在这一层中基本降低到零,故IGBT的电压阻断能力与衬底厚度不再有关系,因此衬底可以研磨得更薄,这就使IGBT具有很低的饱和电压,因而有更低的通态损耗。
IGBT的电导调制效果可以降低器件的通态电阻,当对IGBT施加正向电压Vge时,栅极电流对栅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容Cge充电,但电压Vge大于开启电压Vth时,栅氧化层的外周圈形成薄薄的N型反型层,N型反型层将N+型区与N-衬底相连形成了导电通道,即IGBT芯片中的PNP电晶体的中的N-型衬底中形成电流,激发空穴从P型注入区注入到N-型衬底中,达到电导调制效果,大幅降低了N-型衬底的电阻,达到可以导通大电流及低VCEsat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改善IGBT中电导调制效果达到低VCEsat的功能,通过按比例开发射极接触孔4(如图2所示),提高了该MOS结构下的N-衬底7区中从P型注入区9注入的空穴电流密度,提升了IGBT的电导调制效果,但未开接触孔4下的MOS结构失去了其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沟槽栅IGBT芯片,结构简单,改善了IGBT芯片中电导调制效果,达到了降低导通压降的目的,降低了通态功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宽沟槽栅IGBT芯片,包括IGBT芯片本体,IGBT芯片本体包括N-型衬底,N-型衬底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宽沟槽,宽沟槽的内部填充中部绝缘物,宽沟槽的内壁设置沟槽内氧化层,沟槽内氧化层的侧壁外侧设置多晶硅墙,所述中部绝缘物位于宽沟槽内的多晶硅墙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汉林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汉林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675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上的汇流线及电极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