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料双冲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72629.9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74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辉;黎敏;周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00 | 分类号: | B21D43/00;B21D43/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定位机构 冲弧机 自动上料装置 送料板 底板 本实用新型 自动上料 料仓 挡板 导料机构 横梁组成 机构连接 立柱侧壁 倾斜设置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升降机构 自动连续 上料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自动上料双冲弧机,包括双冲弧机和自动上料装置,双冲弧机通过导料机构与自动上料装置连接,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方的料仓以及升降机构,料仓包括挡板和底板,机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若干横梁组成,所述第一立柱高于所述第二立柱,底板靠近第一立柱的一端设有空隙,第一立柱的上方设有送料板,该送料板倾斜设置;送料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机构;第一立柱侧壁还设有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与第二定位机构之间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连续上料,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上料双冲弧机。
背景技术
在焊管制造行业,管材下料到要求长度后,一般两头需要加工出弧口,方便焊接后进行镀锌处理,弧口的作用主要是为了方便液态锌流入焊管内部,镀完后同样通过弧口流出,达到焊管内外壁同时镀上锌层,提高产品防锈能力及使用寿命。
目前行业内主要以机械式单头冲弧为主,近两年已研发出自动双头冲弧机,可实现焊管两头同时加工。但是大多数冲弧机采用传统方式放料,即需要手动放料,耗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双冲弧机,包括双冲弧机和自动上料装置,所述双冲弧机通过设置导料机构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连接,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方的料仓以及升降机构,所述料仓包括挡板和底板,所述机架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若干横梁组成,所述第一立柱高于所述第二立柱,所述料仓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且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侧壁固定,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设有空隙,所述第一立柱的上方设有送料板,该送料板倾斜设置;所述送料板上设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立柱侧壁还设有第二定位机构,第一定位机构与第二定位机构之间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立柱之间间隔设置若干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第一台面;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上料支架、固定于上料支架上的上料板以及直线光轴,所述上料板位于所述相邻固定板的间隔内,所述上料支架的两端设有能够在直线光轴上滑动的滑块,所述上料板设有第三台面和第四台面,所述第三台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空隙的宽度,所述第一台面、第三台面以及第四台面与垂直方向均呈锐角设置,当所述上料板由升降气缸驱动上升至最高点时,所述第三台面至少能够到达第一台面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第一立柱下方倾斜设置,管料能够自动滚入空隙中,定位在升降机构中实现送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机构由步进电机、第一丝杆、第一定位板组成,所述第二定位机构由第二丝杆、第二定位板组成,所述调节机构由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同步带组成,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在所述送料板的一端,该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丝杆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丝杆滑动设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丝杆的输出端与所述主动轮连接,该主动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与从动轮连接,所述从动轮与第二丝杆的输入端连接,第二丝杆上滑动设有第二定位板;本优选方案能够对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同步调节,调节更加方便准确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还设有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上设有调节手柄,当同步带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出现松弛,该方案能够通过调节手柄调节张紧轮从而使得同步带处于张紧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机构包括导料板以及定位气缸,所述导料板倾斜设置,其中高端与送料板连接,低端与所述冲弧机上设置的加工台固定,所述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垂直设置,该气缸上下运动时能够起到卡住待加工管料,待正在加工的工件完成后,该气缸卡住的该加工管料继续输送至加工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板上沿垂直方向上设有卡槽,该卡槽卡接有定位隔板,根据待加工件所需的尺寸进行调节并定位,避免出现待加工件混乱卡死在空隙中,导致设备死机。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或定位隔板为镂空板,能够起到散热和避免出现过多杂质从底板掉入空隙中,影响升降机构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增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72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